自十七大以来,城乡统筹成为了当下点击率颇高的词汇。
其实,城乡统筹不应该只是一个时髦的口号,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冲突、缩小城乡差距?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给出了明确答案: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为这一战略政策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地方省市也作出了尝试与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我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做到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的真正平等,正成为我国当前正在破解的一个大课题,参与者都将从中受益。
针对这一话题,我们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大家一致认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必不可少。
我们期待着:城乡居民能共享城市化实惠和文明的美好生活!
历程篇——城乡统筹决策历程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3年:统筹城乡居于“五个统筹”之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路,还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的要求。
2004年: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十七大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观点篇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城市带动农村,简言之,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那么,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参与者将从中得到怎样的实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采访人物:
张 凯: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博士
董黎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轶: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韩林飞: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赵 毅:成业行城市发展与创意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王 伟:在京务工人员
城乡统筹路径在哪?
张凯:发挥规划龙头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城乡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的依据,我们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做好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区域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及城镇的合理布局,促进城镇功能的互补、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和人口合理分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区域的和谐发展格局。
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施行,我们应把握好这个契机,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加快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要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结构和布局。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董黎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各级城镇转移,农村的宅基地和
相应的设施用地将逐步减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外延,有相当一部分农地和农村村居民点逐渐被城市“吞噬”,最后变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既然城乡用地存在互动的关系,当我们分析建设用地变动的时候,必须将城乡用地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只抓城市或乡村一个侧面,都无法正确揭示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规律。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城乡居民无论在经济收入、生活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反差。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必须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道路,逐步加大支农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为此,在土地利用方面,既要兼顾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农村必要的耕地数量和适量的建设用地。
王轶:允许土地自由流转
中国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一个根本标志,那就是让农民在我国不再是一个确定的身份而是一种职业选择。这又如何体现呢?我们在进行户口登记的时候不再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都能够作为市场的要素,进入土地交易的市场自由地进行流转,才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长期不允许集体土地上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入一级市场自由流转,受损害最大的是集体组织的成员,是农民的利益。
当然,让土地自由流转需要很多的配套设施和保障,但我们不能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备作为一个理由,来反对让这些要素进入一级市场流转。我们可以将从土地转让中获得的收益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资金,比今天政府拨款来推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来得更快一些。就像中国推行的市场体制改革,不是我们完善各种保障体制之后开始改革,而是通过改革促进保障体制的完备。
所以,我衷心希望有朝一日,集体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都能够进入一级市场自由流转。
韩林飞:找到产业支撑
与欧洲发达国家经历城市化的道路不同,我国从农耕社会直接进入工业化,手工业发展相对欠缺。欧洲城市化与工业化结合密切,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城市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及手工业发展推动了欧洲的工业文明。为此,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应将手工业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
农村对城市的贡献,不仅仅是农产品的贡献,还要有加工价值高的农产品,更要发挥农耕文明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特别是现代城市文明需要的手工文明的产品,将资金、技术带到农村,让部分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
城市如何带动乡村?首先,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亟待改善,要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其次,农村教育水平较低,人口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工业文明的需要,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专业培训,具有一定智慧和知识水平,成为产业工人。另外,还要对农村进行产业扶持,找到适合农村特点、长期稳定的具有产业链影响的产业,让农村的产业得到发展。
赵毅:可成立城乡统筹委员会
城市化这个概念是跨学科、多元化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将乡村变成城市的过程,最直接的表象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让城市扩容,农民进城,变为市民,这也是广大农民所希望的。然而,城市化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如果城乡统筹后农民仅仅是把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那就要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不然的话,即使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一次性补偿,他们今后靠什么来解决长期的生计问题呢?假如他们不足以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那么这种城市化就肯定是失败的。
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农民进城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化的速度。这两个速度要平衡好,任何一方不同步都不行。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城乡统筹委员会。这样,城市就可以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从战略上为城乡统筹做好准备。比如,让进城农民享受公共服务、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能否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社会的发展也好,城市的发展也好,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所以,城乡统筹不仅要消灭城与乡之间的剪刀差,而且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一定要跟上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在政府的协调下,由城乡统筹委员会的专家们来实施城市发展的策划和执行工作。
谁将得到实惠?
张凯:国家是最终的受益者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艰巨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史表明:城镇化一般呈“S”型发展轨迹。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超过30%进入加速阶段,超过60%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6亿人,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发展到2006年的43.9%,且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出现了加速趋势。这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韩林飞:农村城市共享实惠
开展城乡统筹,进行新农村建设,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最先感受到统筹城乡带来的好处,最先得到实惠。城市无形中也能从中得到实惠,城市带动农村,将有利于国家长期稳定地发展,这给城市继续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后盾。
赵毅:行业得到实惠
我和邵念强博士曾在一篇论文中论述过“创意地产”的定义。说的简单些,城市化这个大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房地产及其相关服务行业,从前期的项目投融资、顾问与策划、建筑设计与施工,到项目销售、装修、物业,还包括建材、绿化、道路等,都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城市化的真正水准。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城市扩容很快,但规划水平和建筑质量都很一般。这里有一个专业水平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所以,说到实惠问题,我认为应当让这个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够得到实惠,而不是只让其中的某一方得到实惠。只有让各方得到实惠,他们才有可能去研发和提高创意的水平。这样,城市化才可以进入良性的循环。城乡统筹,就是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城乡统筹的博弈搞好了,城市化的进程才会健康地加快步伐,这不仅将有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而且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当然,原来的城市居民和新进城的农民也会从中得到很大的实惠。
王伟:享受实惠需等待时日
从农村到城市打工,虽然在空间上有了改变,但我们仍然觉得自己还是城市的边缘人,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很典型的就是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作为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劳动力队伍,对城市建设贡献很大,可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却享受不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城里人也没有真正接纳我们。从这个层面上说,如果要让所有人享受到城乡统筹的实惠,还需要等待一定的时日。但是,我们依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