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建设东部世界级城市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化
时间:2018-07-26 11:15:2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芬子 

fea64d0d718c625c7aa86f798e4f1ee0.jpg

  本期顾问:周汉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周汉民,法学教授,现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他历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国际经济法系主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院长兼法学院院长等职,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获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奖,1994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奖。2000年08月至2008年01月,任浦东新区副区长,见证了浦东新区腾飞的重要历程。此间,他兼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积极投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工作。

  2008年01月,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世博局副局长,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世博局专职副主席。组织编写了《中国走进WTO》。

  2018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周汉民第三次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从2008年开始,他已连续十余年担任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以及民建上海市评委。他还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外事委员会委员。

  提问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近期即将颁布实施,有人形容它是2.0版的长三角一体化纲要,请您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周汉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上建设国际一流世界级城市群,今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快车道。

  今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份计划尽管还没有全文公布,但是从已经披露的相关指导思想中,我们可以非常欣慰地看到,这份计划抓住了问题的根本。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营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

  据我所知,在这次三年计划中一共涉及了12个合作专题,概括起来就是交通要互联互通,环境要联防联控,公共服务要普惠便利,市场开放要有序推进。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5G会先试先用,实现共用一张通讯网的蓝图;要逐步建立信用体系,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要打通省际的断头路。现在省际有三十几条断头路,此次规划中强调要打通其中的十几条;规划中提到要建设G60科创走廊,并设立相关的科技创新园区;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查询民生档案;互联网+医联体得到充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扫码更加便捷运行;旅游、体育、养老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规划并会落到实处。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有几个焦点不能忽视:一是一体化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传统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到现代的科技创新、政府体制改革要素,到底怎样流动需要破题。二是国际一流城市群建设,离不开城镇化。长三角的城镇化始终走在我国最前沿,但二元结构仍然存在,需要有新的认识。三是长三角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依照各自特质产生差异化布局,协同发展的动力问题仍然存在。四是长三角一体化既有自上而下的要求,也有自下而上的努力。在营商环境的改善、调动各层面推动一体化积极性方面要继续努力。
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丰富,如何使得长三角成为国家最具活力的区域,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眼下,正值紧凑充实、勤勉繁忙的季节。长三角一体化的各项工作正梯次接续、压茬推进,纷繁却有序、蹄疾而步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李强书记长三角四省市加强合作的要求,5月14日至16日,上海民建考察团,48小时驰行1500公里,奔赴浙江、江苏、安徽三地,为力推长三角民建组织大协作马不停蹄、夙夜在公。作为知识分子,我们能够零距离为国家效力当引为一生的自豪,并与大家共勉。

  当今中国正处在宏大叙事的新时代,我们的伟大斗争需要攻坚克难,我们的伟大工程需要强健体魄,我们的伟大事业需要蓬勃推进,我们的伟大梦想需要勠力同心。躬逢气象万千的新时代,每一位民建人,民建上海市委的全体同仁,只有依靠大家,并通过大家,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做好。希望各位不负重托、不负期望,为续写民建光荣历史新篇章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

  提问二:请您对比一下2.0版长三角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使命?

  周汉民: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者都承载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如同一架高速运行的飞机上的多个发动机。

  京津冀,准确的说叫京津冀协同发展。它的协同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预示着未来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在雄安做更多的试验,以期形成更好的氛围与环境。两省一市1.1亿人民在2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完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职责。

  粤港澳大湾区是合作也不用“一体化”,所以长三角是唯一用“一体化”的。因为我们要充分尊重一国两制这样的政治制度和安排,更强调粤港澳之间的合作。长三角一体化,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更大程度服膺国家战略,服膺地区发展,形成更加紧密地联系、联动和联合。因此,三者重心不同,相互接近,相互学习,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当下极为重要的任务。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明白长三角一体化的定位与使命。定位在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提问三:若要在长三角实现市场一体化民生一体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行政区划问题以及由行政区划而来的地方立法的协调。请问如何在区域内协调?

  周汉民:这长三角一体化归根结底是顶层设计的一体化。其实长三角立法协调已经有了成功经验,2014年三省一市就大气污染防治有过协调机制。可喜的是,现在立法机构的互动在加强。我认为将来我们的立法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宏观发展规划方面的协调;第二个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第三是在产业结构布局方面的协调;第四是在环境整治方面的协调。当然地方立法我们用的是“协调”,而不是“统一”,因为大家各自拥有独立的行政建制。由于大家都已经有了共识,对某一领域的立法今后很有可能采取互补的方式来推进。当然,也有可能会立一些松散型的法,如同写一篇散文一样需要形散而神聚,尽管各自立法但具有很好的相关协调性。         

  提问四:能否将一体化理解为若干年内长三角各地居民享受公共福利,如医疗、教育等权利的同城化?比如“老漂一族”,为家乡城市献出青春,子女又在另一城市打拼,医保报销却偏偏要两头跑,能否尽快解决只跑一次的待遇?

  周汉民:长三角一体化要尽快解决好“资源”共享问题,包括政务、人才、社会(医院等)旅游等方面。我们的三年计划涵盖了许许多多内容,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满足人民的期望。之前的回答中也提到了许多领域,比如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民生档案的异地查询,互联网+医联体的建立,城市轨交扫码便捷运行等等。民众有这样的期盼,既合理又真切。我相信三年计划的落实,大家会瞬间感受到曾经碰到的天大难事会变成通途。我们共同高度期望。

  提问五:2.0版长三角一体化计划中包括“长三角地区共建新零售网络”的内容。请问您如何看待新零售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您觉得这种新业态能助力长三角地区达成哪些一体化效果?

  周汉民:新零售无非是对传统零售的改革改良,一次次地改变销售方法,这并不是个全新概念。过去我们讲要有实体店,现在我们讲要有网店,线上线下都在改进他们的送达方式,才会有发展迅猛的快递业。现在又发展无人销售店,据新闻报道只需要5平方米就可以开一家无人销售店。全程机械化的销售,顾客可以通过手机预订,按约定时间到店领取热气腾腾的面包或者其他保温餐饮等。

  阿里巴巴总部设在长三角,它与三省一市签订的协议不仅仅是传统零售业的转型,首先会在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以及零售供应链创新上做文章。其次还会全面改革支付方式,真正实现所谓的丰富、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消费环境。

  长三角在新零售业上是领先的,北京、上海、杭州分别位列全国城市新零售排行的一、二、三位。长三角中有两座城市位列前三甲,所以新零售在我们这个地方大有前途。与其说新零售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倒不如说网络化建设让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瞬间感受到曾经碰到的天大难事会变成通途。我们共同高度期望。

  提问六:长三角一体化下民航机场群会怎样进行一体化发展?

  周汉民:最近中国民航总局与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2030年要在长三角建立世界级机场群。要有良性的竞争,错位发展,做到合理分工定位,差异化经营,尤其是努力做到空域的优化,还要加强军民融合等。

  提问七:近年来,长三角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苏州、杭州通过资金、项目、社会公共服务等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有与上海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请问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有什么解决之道?

  周汉民:人才从来都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不竭动力之所在。3月25日,苏、浙、皖、沪人社厅(局)共同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相关部门签订了《人才服务项目合作协议》。为什么要提这两个协议?这是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导向,要力争做到服务的协同、合作的具体落实,最后是发展的积极推动。长三角人才机制的发展不在于日趋激烈的竞争,而应当是布局的一体化,让人才各归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人才一体化与人口流动的相关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所在的民建上海市委最近做了专题研究,我们向中共上海市委提出了相关建议,我们认为长三角的人才一体化和人口流动,需要联手制定出都市圈人才一体化和人口流动的计划。起初并不能覆盖整个长三角,而是要设定先导区,在试验的过程中往前推进。

  此外,在推进过程中不得不提到户籍制度、行政区划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如何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藩篱,这需要认真考量。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和人口流动,关键点在于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的掣肘。总而言之,长三角人才的地方人口流动,一定要坚持经济增长是导向,城市宜居为基础,社会和谐是根本。

  提问八:请问长三角一体化是否会影响甚至取代各省及其所属市县原先的已经被批准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体化会对长三角城市群里人口流动产生什么影响?

  周汉民: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当参照执行。但是当时的规划是大家在各个地区自行制定,还没有考虑到今天一体化这个重要前提。因而这些规划有些要废,有些要改,有些要留,有些要立。规划的废、改、留、立一定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否则如果大家还是各干各的,保留过去一成不变的规划方针,那么何以来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提问九:如何展望上海在新一轮一体化机会中的定位和作用?什么才是上海的核心竞争力?

  周汉民:上海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它的历史传承、城市发展至今的特征。首先,上海的历史沉淀以及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它的核心竞争力。1984年,上海作为14个沿海城市之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1990年4月18日,国家第一个新区,浦东新区横空出世。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为国家推进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2014年,国家赋予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使命。

  改革开放建设到今天,上海已经完全确立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国家中心的地位。上海拥有全球第6位的金融中心竞争力;上海口岸的进出口总量超过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量的1/4,产生1万亿美元的价值;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的地位不可摇撼;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货运能力位列世界第三等等。上海在这四大方面作为全国中心,自不待言。

77c569edf74d6c15100357c18a8e77bd.jpg

  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四个国际中心,将国家中心上升到国际中心。其次,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第三,人民的勤劳勇敢,永不止息的奋斗以及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第四,上海拥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第五,上海的海派文化因其包容特色为大家称道。总之,上海这座城市,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社会,最后落实在法律上,都形成了它独特的,也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综合竞争力。      

  提问十:在一体化的建设当中,城市群会出现产业化分吗?还是以上海为主,周边城市配套发展?

  周汉民: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现在所提出的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推进世界级城市群的建立。那么既然是城市群的发展,那就一定会有中心城市,有共同发展的其他城市,才能称之为群。2020年要基本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体系,这个框架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枢纽型的。有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各展所长,形成一个枢纽型的结构;第二是功能型的。长三角城市群由26个城市组成,生活着2亿多人口。因此功能要齐备,而且这些功能不能集中在一个城市上;第三是网络化的。形成这样的一个城市群发展,要以协同为核心,拥有立体的交通,不同产业的分工等。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是龙头。以上海为龙头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我们上海的具体要求。上海作为龙头城市、中心城市,我们一定要做到两个“更好”。要更好地服务于我们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引领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具体而论,如何把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自贸区发展、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更好地结合是当下一个重要任务。

  提问十一:您是上海世博会执委会的主要领导成员,今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请您谈谈它的意义?

  周汉民: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与世博会一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融通遐迩,惠己及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绝不是单一的进口展会。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世博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五个经验来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对上海城市产生积极的意义。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期是6天,但同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提供“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线上平台,365天常年为海外参展商和国内外采购商提供在线展示、在线撮合的综合型进口交易服务,并且今后年年要办下去,是一个长期性的盛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要特征体现在其专业性上。

  一、今天的世界贸易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三分天下。进口博览会在强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同时要兼顾技术贸易。在中国处于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这一转变的历史关头,技术的进出口同样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绝不会仅仅是贸易的进口,一定是包括了贸易和投资。从世界经济局势发展来看,贸易和投资一直是互为因果,互为促进,经济最大的趋势就是贸易和投资不可分,是相融的。比如TPP就体现了贸易和投资的综合性。

  三、尽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同于举办国际性博览会的进出口双向惯例,是一个进口展会,但是本届博览会也将为各方开辟中国市场的合作搭建新平台,因为贸易是进口和出口的联动。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四项重大举措。这为我们举办这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了思想引领。一是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这是习总书记讲话的第一个要义。二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这要求我们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改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结合起来,在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这一关键时刻,以更平衡的贸易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仅是进口商品,同样需要服务和技术,要通过修改专利法等国家行政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四是主动扩大进口,要向全世界宣布,举办本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举措,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总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体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重,要体现国家战略和世界发展的并重,要体现中国诉求和世界希望的并重。

  但是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希望了解它的三个特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一个特征是综合性,综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贸易功能的综合,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这是我1995年提出的主张。这一次国际博览会在贸易方面要综合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功能。其次当初的TPP现已更名为CPTPP,有十一个国家签署,冻结了当年TPP的5%的条款。此外还有美国和欧盟正在谈判的TTIP协定。如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密不可分,贸易和投资互为因果,互为促进,分不清国际贸易法和国际投资法最明显的划分。由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二个表现就是来谈生意的,不仅仅是贸易商,还有许多投资商。最后,我们取名叫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难道来的人就单单谈卖什么给我们吗?第三个综合就是进口博览会不单单只是进口,还可能有出口,这都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个特性是专业性。如今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资发展,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了。博览会中,许多进口商品的商检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考验。这次我们将借进口博览会的平台把世界发展的脉络梳理得更清楚,因而专业性的要求特别高。我发表文章的题目是《让“小白菜精神”在中博会绽放光芒》。小白菜是指志愿者,这次一定要选拔一批专业志愿者长期服务于我们这次进口博览会。

  除了综合性和专业性,这次进口博览会要体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重,要体现国家战略和世界发展的并重,要体现中国诉求和世界希望的并重。所以第三个特征表现为并重性。

  最后,我总结一下主要的三个观点。第一,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再一次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希望能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通过努力进一步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第二,“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去规划世界,而是中国去融入世界,上海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上承载国家三大战略,使命是光荣的。第三,进口博览会是促进“一带一路”实现“五通”的平台,特别是成为民心相通的平台。我们十分期待作为今年中国主场外交收官之作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

6d65a6483d091c60b3581b627743cbb2.jpg

  提问十二:从上海自贸区开始,中国眼下正掀起建设自贸区的热潮,请您解析一下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周汉民:我国的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改革和构建新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贸区眼下进入3.0时代,从自贸区迈向自贸港。体制、机制、法治创新是上海自贸区新政的开端,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为建设3.0中国自贸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贸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自贸区建设,解决政府错位、越位、缺位问题,做到简政放权。建立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要做到“制度创新”,要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建设上海自贸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手段,是推动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手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