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冷静器”提升公益透明度
时间:2018-05-15 11:01:05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木须虫 
       在互联网+公益的时代,当打动人心的文案和献爱心的冲动擦出火花,不管地域相隔多遥远,人海如何茫茫,都难以阻挡一名爱心人士做公益的行为。然而,在产生捐款冲动前,捐赠人是否真正了解公益计划接受募捐后,有没有将捐款用到实处?近日,有公益平台上线“冷静器”功能,用户在捐助前,可以看到项目的透明信息汇总,提醒捐赠者确认知情后,才可捐助(5月14日《新快报》)。

  透明是慈善公益的生命和公信力的源泉,从现实情况看,公益捐赠透明度低是社会痛点。互联网推动公益步入众筹时代,赋予了募捐最快捷的通道和最庞大的群体,人们不知道多少次领略了瞬间积微成塔的奇迹。

  然而,最大的优势往往又是最大的弊端,高效巨量的捐赠,一旦遭遇到善款使用不当乃至诈捐,将对网络捐赠的社会公信以致命打击。这也要求公益慈善组织以及公益平台,进一步增强慈善的透明意识和健全信息透明机制的紧迫感。

  此次,公益平台在项目捐赠程序中嵌入“冷静器”功能,应当来说是一次公益透明的创新与尝试。所谓的“冷静器”,就是捐赠人在拟捐赠前,有对所捐赠项目相关信息的提示,包括立项时间,公益项目实际的成立日期;执行效果,这个项目过去做得怎么样了;财务披露,捐款都用在了哪些地方上;项目进展,这个项目进行到了哪里。这些信息阅毕,确认知情后,才可继续捐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捐赠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而且选择捐赠人作为信息透明的披露对象,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公开的精准性,更有助于强化捐赠者对公益透明的直接感受,最终提升对公益组织和慈善机制的信任。同时,平台设置的“冷静器”功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倒逼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平台实现募捐透明的“格式化”,促使公益组织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当然,单纯的“冷静器”离公益的整体透明还有不小的差距,从所要求披露的信息内容来看,还很简略与粗糙,而且由公益组织根据项目提供,还存在真实性、可靠性的信任瓶颈,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监督的依据。

  公益的信任更关键还是制度的信任,公益透明既要求公益组织、公益平台在意愿与机制上具有自主性,加强创新与合作,将慈善信息公开融进公益慈善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更要求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来检验与督促,如加强财务审计、慈善项目执行监督等等,让慈善信息真透明,信息公开是制度约束下的公开。总之,促进网络公益透明,公益组织、网络平台与监管监督,协调互动,加快创新,实现共建共管,最终才会相得益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