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沙退休高官批政府 望退休干部多为百姓讲话
时间:2011-05-26 14:03:47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洪启旺  
本月20日,长沙市原市委副书记朱尚同网上实名批评长沙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过程中“劳民伤财”,事件立即引起广泛反响。已经八旬高龄的朱尚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0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来到朱尚同的家中,4个多小时交谈揭开这位老人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其父当年是国民党高官,但他却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三年市委副书记任上只公款接待过一次;面见前国家领导胡耀邦时曾大胆提意见……

    “市委给家里装了电话,但他却不准家人使用。”在妻子和女儿的眼中,朱尚同当官时太“正统”。这位“正统”的离休干部,对“‘创文’劳民伤财”这句尖锐直言,有着更“正统”的理解:“敢于讲真话的人似乎不多,离退休干部讲话有一定优势,咱们不讲谁讲?希望更多的离退休干部必要时站出来为百姓讲讲话……”

    他,

    曾是地下党员

    也曾位高权重

    如今年逾八旬

    身在书房心忧天下

    一封批评信

    一颗赤子心

    离而未休

    为何身在书房心忧天下?朱尚同说,这或许是“返老”:年轻时是怎样,老了也很容易那样。

    从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出站后,很快就进入长沙市区。沿途马路边的很多楼房都被脚手架包裹严实,正在粉刷。湖南省教育厅位于长沙市靠近东二环路的位置,多幢宿舍楼就在教育厅大院中。朱尚同一家住在其中一栋的二楼,是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四房两厅。从书房透过下面的一片绿树,可望到远处成片架满脚手架、正在粉饰的楼房。书房里很宁静,朱尚同的思绪却似乎并不安宁。

    书房里摆满了书,还放了一台大屏幕电脑。朱尚同平时不大出门,喜欢看书。书架上有侦探小说、武侠小说,但他更偏爱阅读探讨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书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我们的新世界》(格林斯潘著)等。他每天通过电脑看新闻,收发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络一些老朋友,电脑打字用的是手写板。

    朱尚同把他近年发表的文章给记者看:2009年5月发表在《读书》杂志的《欧洲之所以为欧洲,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缅怀陈乐民先生》、2007年发表在《博览群书》杂志的《透视现代世界变革的成因》、2005年由他领衔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遏制教育公平性的恶化趋向》等。

    交流中,朱尚同的话题从官场中某些弄虚作假、腐败和社会道德问题,一直到钱学森的世纪之问、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等,大跨度的跳跃中,记者感到他的知识面很广,思维活跃,对社会有很深入的了解并且有独到的思考,丝毫不像是一位82岁的老者。

    为何离休了仍心忧天下?用朱尚同的话说,这或许是“返老”现象:年轻的时候是怎样,老了就很容易也那样。记者很快发现,他早年参加革命及后来为官的经历,其实与退休后写信批评的举动一脉相承。

    正统为官

    “没有请客送礼,也没拉票,就这样当上了。”朱尚同说,三年市委副书记任上,只公款请过一次客。

    上世纪四十年代,朱尚同来到长沙的清华中学读书,接触到民主主义思想,并且亲身感受到了国民党的腐败,于是成为我党的一位地下工作者,是清华中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朱尚同的父亲朱玖莹,是国民党高官,曾任国民政府福建省建设厅厅长。1949年,朱玖莹去了台湾,后来官至台湾“盐务总局”局长,与朱尚同从此相隔两地。是正义感让他选择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解放后,朱尚同曾在长沙市委工作过一段时间,1956年到湖南农学院念书,读的是茶叶专业,毕业后任助教,转行研究生物化学,“文革”后当上了农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机构改革中,中央派工作组到长沙指导市领导班子改组工作,当时集中了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要他们以不计名投票的方式提名市领导成员。由于不少干部在解放前就参加过进步运动,基本都认识朱尚同,结果,有大学学历、符合条件的朱尚同,虽然当时的工作和单位都与党政关系不大,仍被推举出来,于1984年履任长沙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那段时间,当时的风气相当好。“没有请客送礼,也没拉票,就这样当上了。”朱尚同说。三年市委副书记任上,朱尚同只公款请过一次客,是因为解放后长沙市首任市委书记、后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的曹瑛回来了。

  1986年,朱尚同调任湖南省高教厅党组书记。一年高考时,一位考官说有个考生的作文应该判为不及格这位考生在写了雷锋的很多优点后,也质疑雷锋日记:雷锋每做一件好事都记录下来,包括扶老人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做好事本应发自内心、是很自然的行为,雷锋是否有“造作”之嫌?朱尚同认为,这个考生心中有疑问,敢于讲真话,这没有什么错,该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朱尚同“保护”了这位大胆的考生,自己也颇有胆识。1988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到长沙,朱尚同大胆地向他提了不少关于农村教育、党风等方面颇显尖锐的意见(该会见过程发表于2000年第一期的《百年潮》杂志)。

    在妻子和女儿眼中,朱尚同做官“太正统”。市委给朱尚同家里配了一部电话,他却不许家里人用,说这是市委配给他工作用的;朱尚同住院,妻子让教育厅的司机帮忙送饭,他说要结油钱给教育厅;下乡视察有人送茶叶,他说他懂茶叶,要付60元钱,对方不好收他的钱,茶叶也没送成……

    朱尚同对子女家教甚严。女儿显得本分有礼,读小学的外孙、外孙女也很有礼貌。记者与朱尚同聊到快到吃饭时间,他妻子留记者吃饭,记者推辞,却被告知饭已经做好了……

    据理直言

    离退休干部提出批评意见有一定的优势不用担心得罪人;大多有从政经历,讲话更有分量,效果更好。

    离休后的朱尚同此前并未发表过批评政府部门的言论,甚至在公开的讲话中都没有,为何这次突然对“创文”发力?他女儿笑着回答:此前他一直关注的是全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这一次,朱尚同不得不说说身边的事了。

    他认识他家附近一个开小食店卖烧饼的,已开店很多年,一家人的生计全靠这个小食店维持,排污也并不大,但政府突然说小食店是“五小”之一,要取缔。这个卖烧饼的很难找到其他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怎么办?朱尚同还想到,全市可能有上万人的生活因取缔“五小”而受影响。眼看刚铺好的人行道被打掉重铺,教育厅好端端的围墙被拆掉重砌,听说一个试点居委会改造就要花掉2亿元……朱尚同坐不住了。

    恰在此时,教育厅很多离退休老干部也对拆除防护窗网等有切肤之痛,意见很大,绝非部分媒体报道中所说的多数居民“都欣然同意”,非但如此,有些群众正在酝酿联合向上反映问题。于是有了朱尚同的那封批评信。

    朱尚同以长沙原市委副书记的身份提出如此尖锐的批评,引起很大反响。离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再次引起网络的热议。

    朱尚同说,虽然温家宝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但真正敢讲真话人目前来看并不多,有的地方还以“上级定的,不准有不同意见”为名,压制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离退休干部更应该为群众发声。

    他说,离退休干部提出批评意见有一定的优势他们一般生活上衣食无忧,又不求官不求富,比较超脱,不用担心得罪人的问题;他们大多有从政经历,对社会状况比较了解,讲话也比一般人更有分量,效果更好。“如果能多一些思维清晰的离退休干部发挥一点批评和监督政府的作用,无疑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实,朱尚同这次批“创文”中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多其他离退休干部同意并支持他的看法已退休十多年的原中纪委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杨敏之,19日特地打电话给他表示声援,当时,长沙市芙蓉区区长一行六人正在朱尚同家里“沟通”。杨敏之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了朱尚同的批评信,觉得有理、有据、有力,“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站得住脚,这封信意义重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