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任海泉:用战略思维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时间:2011-05-26 09:46:30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运用战略思维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和客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现实前瞻长远,继续抓住和充分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对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趋势的洞察上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通常是指这个国家或民族在一个时期总体上具备有利于创新变革、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发展的难得时期、关键时期、宝贵时期。

  战略机遇期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之中。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具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内在趋势通常是隐性的、深藏的,外在趋势通常是显性的、浅露的。判断战略机遇期,难就难在洞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趋势。战略思维以其前瞻性、深刻性为人们洞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趋势、判断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武器。从战略思维的角度看,战略机遇期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它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历史过程、阶段、机遇等,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矛盾的运动状况,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国家民族的不同要求,以及渐变与突变、必然与偶然、普遍与特殊的交织融汇,促成了历史进程中的战略机遇期。第二,它是时空孕育的结果。战略机遇期既有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如二战结束后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浪潮,上世纪7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及由其推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也有特定国家在一定时期开拓的,如我们党领导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战略机遇期与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空条件。第三,它是正确认识的结果。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机遇是来临还是未到,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是否处于战略机遇期则需要经过正确认识才能得出结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个判断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既来自对改革开放以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成功经验的认真总结,又来自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科学把握,还来自对党和人民团结奋斗、推动发展的坚定信心。

  从对国际国内形势系统关联的分析上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是事关全局的综合筹划,全局性、综合性是其根本特征。战略机遇期总是和一定的国际国内形势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出现和能否持续,需要从大背景来考察,需要分析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的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和制约。运用战略思维认识和把握战略机遇期,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存在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条件。从国际形势看,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态保护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仍然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从国内形势看,虽然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日益凸显,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只要我们继续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从对挑战与机遇转化辩证关系的思考上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确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正确地看待矛盾、问题和困难。这离不开战略思维。如果缺乏战略思维,就容易把挑战与机遇、风险与成功、困难与顺利等截然分开,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在复杂的客观形势面前产生困惑,从而丧失机遇、影响发展。

  战略机遇期是在矛盾运动中生成的,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保持的。不包含矛盾的战略机遇期是不存在的。当前,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这本身就是矛盾,但也恰恰表明机遇总是寓于挑战之中、成功总是需要战胜风险。正确认识这一矛盾现象,关键在于弄清楚是挑战大于机遇、机遇微乎其微,还是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可以战胜;弄清楚是冲突大于和谐、和谐难以实现,还是和谐大于冲突、冲突可以化解;弄清楚是阻力大于动力、动力不断衰减,还是动力大于阻力、阻力可以克服;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些矛盾和问题还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基本面。必须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不懈奋斗的合力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物质条件优势等,都在继续有力地支撑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是要见微知著、妥善应对,把挑战变成机遇,把危机化为契机。当前,就是要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创造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从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上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党成立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战略转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胡锦涛同志指出,能不能始终牢牢抓住机遇、积极用好机遇,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这就突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对于利用客观机遇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一个按照战略思维的要求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对于我们党来说,必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学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能力和有效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实践能力,切实搞好战略筹划和宏观指导。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是关于如何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为了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根本保障。偏离这条正确道路,就不可能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犹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任务。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面对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容不得拖延,否则矛盾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越拖越难办。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不含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的成效,而且关系能不能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优良作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作者为国防大学副校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