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没有理由拒绝多样性
时间:2011-05-25 09:46: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秋风 

《未来没有城中村》一书,描述和讨论的主题是城中村的生态,及生活在城中村的人们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城中村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是城乡分割制度。它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土地的城乡分割制度。第二,公共服务与福利供应的城乡分割制度。城中村是城乡居民权利与福利的不平等的产物,这种制度性不平等在城中村边界的两侧表现得最为突出。

但是,城市化本身总是呈现为一个自发秩序过程,而不会因为城市政府的刻意选择而改变方向。对城中村,政府难以提供城市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政府没有把城中村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由此就形成了人们熟悉且痛惜的城中村“脏、乱、差”现象。但是,这种脏乱差不是因为农民的素质太低、生活方式落后,也不是因为外来人口的素质太低。形成城中村脏乱差的制度根源是政府没有对这里承担公共治理责任。

城市政府却常常以城中村“脏、乱、差”为由来整顿城中村,进而消灭城中村。政府消灭的办法有时是简单的,那就是与商业化的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征收农民的土地。在征收过程中,没有全面顾及农民在土地上已经形成的利益和权利,提供给农民的补偿通常不够合理。有时,会给那些幸运的农民提供较高的货币补偿。尽管如此,这些农民将被城市工商业体系边缘化。同时,成片的大规模开发摧毁原有的乡村聚落结构,导致乡民原有的生活样态和文化生活发生断裂。

因此,现有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当然,城中村需要改造,但是,改造过程必须另起炉灶。为此,需要树立一种新的城市化观念,彻底颠覆现有的城乡分割制度,实现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与福利的均等化。

第一,城市化不是只能在国有土地上进行。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恐怕更多的只是确认当时既成的土地占有事实,而不能被理解为对未来的一项规定,因为它根本没有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原则和程序。把《宪法》这一条款理解为城市化只能在国有土地上展开,显然不合乎当初的立宪意图。事实上,各国经验也证明,城市化进展是否顺利,与土地的所有权在谁手中,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政府必须对农民、对乡村地区承担起政治、法律和财政责任,在同一辖区内,推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供应的均等化。

上述两项制度变革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城市化完全可以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进行,那么,城中村改造就不必以政府征收农民土地为前提。农民可以继续保持其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像政府对待国有土地一样,转让其土地的建设使用权。当然,农民也完全可以继续占有、经营自己的土地。将这些产权在农民手中的乡村地区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乡村集体组织指导农民,或者鼓励农民自愿组织,自行对街区布局、建筑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可以渐进方式进行,给农民留出充分的准备与改造时间。

由此,这些夹杂在城区中的乡村将渐进地发生变化,这里的人们将可以更为充分地享受到城市化的便利。由于改造不是全盘摧毁式的改造,而是渐进式的改造,因而,城市化的过程将不会造成原有聚落形态、生活样态的断裂,而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城中村的文化将因此而保持一定连续性,尽管会发生某种转换。这些地方将与周边形成的城区有一定区别,但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理由拒绝多样性。

□秋风(《未来没有城中村:一座先锋城市的拆迁造富神话》,陈文定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卓越网、当当网有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