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数字身份给个人信息上把锁
时间:2018-04-24 11:07:2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公安部日前发布的《eID数字身份体系白皮书(2018)》指出,我国已初步研发“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D)”技术并形成了相关标准体系。eID依据《电子签名法》,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硬件载体,采用密码学技术实现互联网上不见面的身份认证。凡是公民使用网上服务需要身份认证的场景,eID都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目前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民生服务领域都有了具体应用。

  “eID数字身份体系”主要是为了解决数字身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公民活动不断向互联网上迁移,实名制成为普遍规范,但互联网层面的身份认证,仍然停留在“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的传统明文认证上,具体方式是登记住址、号码,或提交身份证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认证身份。这一认证方式自然准确,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以牺牲个人信息为代价,个人提交信息不仅在验证过程中可能被截取、存留,造成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甚至容易给不良企业甚至犯罪分子采用大数据技术汇聚、追踪和精准画像提供了条件,由此带来的电信网络精准诈骗等问题已经成了社会“顽疾”。就此而言,传统身份认证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给人带来一些不舒服感,就是因为跟不上人们的信息保护需求,因此,更加符合数字化特点、更需要深刻保护公众隐私的认证方式,早已是题中之义。

  不同于公安部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发布的“网证”,eID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谓“网证”,是一种加密二维码形式的电子证件,只能简单完成“我就是我”的身份证明,而且“网证”是个别企业和政府合作的一种自发式产物,很难成为各地标配。eID则是一个电子芯片,可以搭载在银行卡、社保卡中,甚至可以定制成手环戴在手上,它借助了账号口令、短信验证以及线下安防场景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因此能发挥出和身份证的同等效力。事实上,我国eID发展已极为成熟,不仅应用于大量个人事务,在电子政务中也有一些探索亮点,如江苏个体工商户登记及办理公司事宜,只需一张eID卡在家就能申请办理,江苏淮安食药监平台,使用eID对食品药品生产从业人员的身份和行为进行确认,发现问题可随时追溯。

  在我看来,“eID数字身份体系”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可以将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节点不断前置,在源头上形成保护机制。一段时间以来,大数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和利用备受诟病,使得人们寄望于更全面的隐私保护机制。但细想起来,基本上所有的隐私泄露问题,都是第三方保存了用户信息却又无法妥善保管引起的。既然个人信息让网站保管不靠谱,那不如所有的信息由一个权威部门来保管和核实,使得企业在一开始就接触不到明文的个人信息。这一点,想必很多人感同身受,平时在网上买个东西,要将个人信息告知平台、商家、快递员,由此形成了绵延不绝的骚扰电话、营销短信。是不是可以借鉴“隐私快递单”“虚拟电话”的模式,将个人信息交由统一平台或部门来保管呢?

  当前,数字化已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要改变数字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诸多现实问题,采用基于密码技术的“eID数字身份体系”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将极大推进我国数字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