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能解答“马斯克之问”的会是谁
时间:2018-02-09 09:38:23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网评论员: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成功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消息,一日之间便刷爆了“朋友圈”。日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猎鹰重型”的发射难称“壮举”,“猎鹰重型”本身甚至算不上“重型”;并称“长征九号”的预先研究工作、技术攻关、方案论证都在进行中,也有一些初步进展,只待国家正式立项。“以中国现有技术,立项后10年之内研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到时有可能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之一”。

  昨天,就在中国人还在睡梦之际,Space X“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在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首飞成功,携带特斯拉飞往火星。这枚火箭瞬间成了舆论热点,如今一天过去,对于Space X、创始人马斯克、猎鹰重型火箭等话题的讨论可谓比比皆是。

  观察中国舆论场上的不少讨论,都在明示或潜藏着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马斯克”,或是“中国什么时候才有马斯克”。其实类似问题早已不鲜见了,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再到现在的“马斯克之问”,这些问题的核心指向,大概也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技不再有“四大发明”级别突破的焦虑。

  平心而论,航空航天本身是个有相当门槛的领域,一般知识水准的网民很难从专业角度理解其突破在哪、难度大小、意义如何,大致只能出于生活经验去“感受”其震撼。在不少讨论中,围观者迅速标记了其“私企”的属性,并由此生更增加了一重震撼:一家私人企业为什么能实现这样的突破?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大概是来源于生活体验,私企并不堪承载诸如星辰大海之类的宏大命题,在一些民族叙事较为强烈的领域,这些重大突破的主体,只能是国别而非企业或个人。

  然而,且不说Space X的最新成果,就从科技史来说,其实这种印象,未必符合历史常识。以“四大发明”为例,大概没有哪例是倾举国之力钻研出来的,恰是一个个个人有意甚至不经意“鼓捣”出来的,朦胧的历史记载便可作为这种“偶然”的例证。及至现代,这种个体对重大创新的推动依然堪称主流,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把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定义为“企业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早已写入了我国的诸多文件。对于一个私企来说,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放置于今天的时代语境下,其实也本不该是多么令人惊诧之事。有希望解答各种“XXX之问”的,大概率就是一个个可以指名道姓的某某某。

  当然,由国家推动的重大科研与由企业或个人求得的科技突破,也并不矛盾,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就像“猎鹰重型”火箭,从指标来看也不是空前绝后,它的推力并不如美国登月时的“火星5号”火箭。其可贵之处,恰是把这种不计成本的突破改变成具有经济理性的行为,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的成本,这也是国家科研与企业创新良性互动的一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不大可能亲身参与太空探索,在关注太空之余,更该关注的是脚下,人类在太空无论前行多远,本质上仍是由地球的土壤决定的。“马斯克”出不出现,或是别的这谁那谁出现,出现在这个那个领域,正如创新本身,是一个不可预期的事件。但一些具有共性、堪称世界通例的土壤,却是可以营造的,比如是否有更多开放的领域让参与成为可能,财税体制的改革是否能激励起积极性等等。换言之,当我们紧盯着器物层面的创新,恐怕火箭出发的起点,恰又是从制度层面的创新开始的。

  当我们今天为马斯克欢呼,对一个企业表示钦佩之余,也不妨回溯亚当•斯密的一段话:“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段话值得回味,尊重个体的力量,肯定企业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依然有反复阐释的意义。真正让一件事“不可能”的,恐怕只是外在的束缚因素,而非人的力量与无穷的想象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