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师,千万别把自己当老板
时间:2018-01-29 13:10: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李波 
       年前,笔者和一个大学科研团队交流期间,几名博士生极其自然地称导师为“老板”,导师也极其自然地答应。

  时下的大学里,称老师为“老板”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存在未必合理,普遍未必合宜。从早先的南京邮电大学一研究生跳楼事件,到近期引发舆论关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教授性骚扰女生事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溺亡事件,都说明维护健康的师生关系需要制度性的解决。这种解决,不妨从改变对导师的“老板”称呼做起。

  有人说,称呼只是外在的,“老板”只是一种戏称。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则事难成、行易歪。称“老师”,对应的是师生关系。这个称呼提醒老师勿忘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既教学生做事,又身正为范,教学生做人。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方面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像父母关爱子女一样关爱学生。

  称“老板”则不同。“老板”的称呼弱化了师生关系的伦理内涵,减轻了教师身份上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上的自律感。学校里的“老板”,与一般意义上的老板不一样。在企业,打工者还能以愤然离职等方式表达抗争,而在高校,学生往往连这种“最后的抗争机会”都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板”的称呼之下涌动着潜规则横行的风险,其本身就是师生关系异化的外在标志。

  据说,“老板”的称呼源于一些老师手里有项目经费,需要获得认同,乐于被称作“老板”,此谓之历史原因。只是,“老板”真的比“老师”有“面子”吗?一声“老师”,恩深似海,多么亲切、多么崇高,为何去雅就俗?

  数学家谷超豪曾在一次教师会议上严肃指出,如今研究生教育中,有些教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则称呼导师为“老板”,“这样很不好”。他认为,教书育人不是商品买卖,没有雇佣关系,何来“老板”一说?大学不是唯利是图的学术车间,不是乌烟瘴气的交易场,更不是玩弄潜规则的地方。大学教学科研过程中,只能是师生关系,不能是雇佣关系、“主仆”关系,或者其他乌七八糟的关系。

  人们应该认识到,老师就是老师,称老师为“老板”不是亲昵,而是矮化。老师更应该意识到,被称作“老板”并不光彩。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