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驴肉火烧之乡的“人设”是怎么崩塌的
时间:2018-01-10 12:47:3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然玉 

    河北河间市被称为“中国驴肉火烧之乡”。近日,有媒体曝光当地多个黑作坊用猪肉、马肉、骡子肉炮制大量“假驴肉”销往北京和全国各地,一货车装七八吨肉,但真驴肉只占三成。“普通人根本吃不出来。”一名黑作坊老板称,自己干这行已有十多年,一个月至少能出货1万斤“假驴肉”。整个河间煮肉的作坊有三百多家,真正有证照的只占少数。

  黑作坊、假驴肉,内幕重重的制假风波,将“中国驴肉火烧之乡”河间推到了风口浪尖。媒体披露出的种种情节触目惊心。就如同过往许多案例一样,我们再次见识到了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比如说脏乱差的家庭式作坊,再比如说各种“打胶”“加料”之后的以假乱真等等。可即便如此,河间当地这种连片式、大规模的民间“假驴肉”制销链,还是不免令人深感震惊。这其间,由“地方名小吃”到“地域黑产业”的异变,影响远比一般制假案要恶劣得多。

  就公开信息来看,河间的假驴肉产业可谓由来已久。当地也多次出台专门管理规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可效果却很是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狡黠的制假者反倒养成了极强的“反侦察”能力。通过将黑作坊隐藏在高墙民房中、白天煮马肉晚上煮猪肉、装摄像头、制储分离等手段,河间的“假驴肉”产业躲过了一次次的执法查处,并且大有越做越大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地管理机构或许早已习惯了这种“治理无力”的局面,这既是无奈也是懈怠。

  很显然,相较于河间“假驴肉”产业的严重程度,当地常规化的执法强度显然极不匹配。这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未能建立有效的制假发现路径。特别在“假驴肉”产业与民间社会深度捆绑的大背景下,所谓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的逻辑很可能是难以奏效的。再者,缺乏主动介入的全过程抽验机制。合理状态下,针对“假驴肉”的原料进货、成品出货,都该在物流等环节全程追溯、频繁抽检才是。一言以蔽之,若真要严查“假驴肉”,并非毫无办法。

  河间的“假驴肉”产业持续做大,一方面利用的是“品牌红利”与“品质输出”之间的价值差,另一方面则利用了制假泛滥与监管滞后之间的时间差。当然,随着相关丑闻的大范围曝光,这种畸形状态应该是难以为继。据悉,河间市1月8日已经召开驴肉加工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制假售假者依法严处,同时严肃问责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成果如何需要持续关注,但打击驴肉制假产业链已然刻不容缓。

  之前,河间驴肉的招牌让太多人搭便车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河间“假驴肉”的恶名当然也可能牵累甚广。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来之不易的“地方名品”,终究需要每一个关联者去珍惜、去维护。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