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救命神器”应成为城市公共场所标配
时间:2018-01-09 14:02:14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朱昌俊 

    2015年起,福州市陆续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在关键时刻能发挥“救命”功能。但目前全市仅设置了约20台AED,多数公共场所还未配备。有人大代表提出,希望在全市大型公共场所普及AED。据悉,未来三年至五年,福州市所有公共场所都将配备AED,总量约300台。(1月8日《福州晚报》)

    AED,中文名称就是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其主要用于猝死患者的急救,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能成倍提高,所以也被称为“救命神器”。近年来,随着公共场所猝死事件的高发,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部分机场和地铁站,都有配备AED的尝试。即便是这些一线城市,AED的配置率都还远未达到普及水平。

    据央视2015年报道,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有50多万,居全球之首。其有效救治率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像AED这类具有高效急救作用的设备仪器,在公共场所非常少见。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通过了相关法案,规定在公众场所安置AED,要求在十分钟内即可获得AED;日本则于2004年开始推广安装,平均每十万人有234.8台。

    大量案例充分证明,AED对于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说加大AED的配置需要一定的公共投入,但作为一种有着显著效果的“救命神器”,加大相关的公共投入和配置力度,显然是值得的,可以纳入城市应急预案的保障之中,从投入规模到配置标准等,进行统一规划。

    当然,正如专家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换言之,单纯加大仪器的配备力度,或许并不难,难的是让仪器发挥应有的“救命”作用,还须急救技能作为支撑。此前就有媒体调查发现,即便少数公共场所配备了AED,其使用率也非常低,因为很少有普通民众会使用。在这个意义上,公共场所AED的配备,与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的普及,应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公共场所猝死事件的高发,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而其救治率低,恰恰映衬出我们在公共急救上的短板和不足。因此,加大公共场所AED的配备力度,使其成为城市公共场所标配,理应成为更多城市的自觉,并以此为契机,强化社会的急救常识和技能的普及,挽救更多的生命,也提升每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