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不仅要求我们在某个特定专业拥有深厚的造诣,还要求我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那些渴望成为栋梁之材的学生。”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如是说道。
的确,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已经由传统的专才转向了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而这一点,在房地产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一年一度的2018年秋季校园招聘正在火热进行,各家房企挖空了心思,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优秀的“新鲜血液”加入。
房企“人才战”瞄准应届生
每年第四季度,就是房企的高校招聘季,而今年的房企高校宣讲会显然不同。
除了各种海报、宣传标语,以及“复试直通卡”等老套路,为了进一步吸引学子关注,企业公开的薪水颇吸引眼球。例如碧桂园面向博士的“未来领袖”年薪40万元~50万元起、阳光城(6.510, -0.11, -1.66%)的“光之子”年薪14万元起(本科14万元、硕士20万元、博士25万元);蓝光发展(8.710, -0.17, -1.91%)“鲲鹏生”本科1.5万元/月、研究生2万元/月……此外,还会开出安家费、车补、节日礼金等,有的房企甚至在宣讲现场即送出了苹果手机,揽才之情切切,难以掩饰。
据一位房企员工表示,上述40万~50万年薪、2万月薪甚至已高过了部分老员工的工资。房企在校招中即提出动辄年薪四五十万的条件,是诚意还是噱头?
在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看来,在一些品牌房企,为名校应届生开出高价并非噱头。
“单从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来讲,哪怕是全国前十的高校生也不见得比老员工优秀。但现在品牌房企十分注重企业的人才储备,而且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很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所以开出高薪也时有发生。”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述房企人士也告诉记者,房企的人才阶梯搭建,一方面通过外部“抢夺人才”,另一方面则需要内部培养。公司需要新鲜优质血液的不断注入,名校的应届生或许暂不具备工作经验,但在创新力、新知识结构等方面,可能超过老员工,同时优秀新人的加入也会引发企业内“化学反应”,所以同样受到企业重视。
“并且‘高薪挖人’可以显示企业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形象,是很好的品牌助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张波提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把握平衡,不要将具体的招聘和真正的求贤,变成广告和炒作,过犹不及会对品牌美誉度形成负面影响,阻碍对人才的吸纳。”
培养计划比“抢人”更重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房企高价“抢人”的背后,其实映射着行业竞争的压力。
张波表示,人才战略是和房企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今年,房企的千亿门槛争夺战很激烈,TOP3房企之间的竞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国内房地产企业规模分化格局的进一步加固,越有冲劲和创新力的人才,越可能对战略的高效执行、企业内部的创新、业务的拓展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推高企业取得规模和话语权的可能性,这对于冲刺千亿的企业来说,是涉及生存的战略举措。
年少有成,成就企业,在房产行业并非罕见,比如现任融创中国执行董事、执行总裁的商羽。2003年,孙宏斌创立融创时,以天津为基地开始操作高端物业项目。商羽经过在顺驰两年的历练后,就任天津融创奥城副总经理,负责时代奥城项目,成为集团最年轻的副总。彼时的商羽,只有24岁。
没有哪家房企不希望发掘这样的好“苗子”,而如今的行业竞争状况下,唯有大力投入,才能获得人才青眼。
也由此,不少企业,尤其是处于规模扩张期的房企,在各个阶段都表现出“求贤若渴”。以处在成长期的融信中国为例,这家尚在成长期的房企给入职第一年的校招系列人员综合年薪高达近30万元,并且企业在“信力量”与“信之翼”两大校招品牌的打造上也投入不菲。
融信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短期需求而言,从外部一线房企引入优秀人才可以以最高的效率满足公司对人才的诉求。从长远来看,加强内部培养,特别是加强融信校招系列管培生(信力量、信之翼)以及对核心关键人才“信星计划”的培养,才能真正完善人才梯队的建设,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就信星计划而言,分为一星、二星、三星梯队,分别对应基层、中层及高层,为公司从不同业务阶段和领域提供长期动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上述人士表示,这样的机制也能使新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用心地将知识存进自己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福建房企福晟也在今年推出了“千亿千人”计划。其中,“千亿”是指福晟将于2020年实现千亿规模的目标;而“千人”即是说在2020年,福晟的院校人才储备将达到千人规模。
据了解,在福晟的人才培养体系里,有福星计划、福鹰计划、福将计划,三大计划是针对于管培生、中层管理者及中高层管理者的专项招募培养计划,3年升中层,6年成为中心负责人,9年当高管。与此匹配的,福晟设置了高薪酬、高年终、送股权、千套好房等人才激励政策,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
不过张波提醒,房企新招应届生,一方面需要让新人快速适应新的岗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张白纸”上快速印上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融合。
“优秀的品牌房企培养的人才,往往会带有明显的企业烙印。在行业内,房企员工被挖角后催生出的‘帮派’文化气息,也是常见。这其实就是原生企业文化留在人才身上的印记,它会影响人的文化价值观、做事方式和风格。”张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