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城市病”五大特点凸显 兰州未来5年预测
时间:2011-05-11 11:13:27  来源:天水日报 

-“衣、食、住、行”是人类四大基本生活要素,住宅建设作为“住”的物质载体,一直是各国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  

-由于其量大面广的特点,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城市住宅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性地位。  

-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而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带状的城市地域条件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只有三百多万人口的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特大城市中出现的“城市病”。住在西固的李阳上班在城关区繁华地段,其最头疼的是出行,但根源还在于住。  

-作为“一五”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尽管历经多年全面且持续的治理,兰州“污染重镇”的“罪名”正在削弱,但整个城市功能区的划不清使得城市显得很混乱。  

-合慧经济研究机构指出,随着城市扩张,兰州市功能区应该剥离。生活区、工业区、工作区应该剥离开来。  

-随着兰州新区的建设,向北、向北、成为了兰州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如今,随着兰秦快速通道的建设,为兰州城市架构向北延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特别是地处兰州城区北侧、距离30公里的皋兰而言,利用兰秦快速通道,工作在城区、生活在皋兰应该是不二的选择。  

-汽车时代的到来更为这一切提供了便利。

  一座带状城扩张下的“城市病”

近日,同事在报社西北九象博客中发帖《兰州啊,你还要堵多久?》,帖子上写道:

“三年前,从家到单位需要40分钟。三年后的今天,同样的路程,同样的车,从家到单位需要花去我1个小时,甚至70多分钟,为了赶上打卡,甚至需要一路狂奔。有时,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再提前多少时间,才不至于跑步上班。即使这样,我也不能再埋怨什么,因为房价已经高的让我不敢想象……我累啊……”

与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相比,兰州城市发展步伐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由于带状地域的条件和历史城市构架规划限制,如今的兰州城市中,许多人都遇到了和记者同事同样的问题。而这只是兰州这座带状城在城市化脚步中出现的“城市病”的缩影。

《兰州经济史》载:兰州是一座历史古城,自春秋至明代,几经荣衰。1941年7月1日,兰州市政府成立,首先划定兰州市界为:东至东岗镇永安桥沟头,西至七里河,南至皋兰山麓,北至庙滩子,全市面积1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7.2万余人。解放之后,兰州市区划经过几次调整。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年至1972年)中,城市规划土地面积为126.66平方公里;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1978年至2000年)中,城市规划土地面积为148平方公里。

在这一段时间,兰州城市规划土地面积增加1倍多,但人口却增加2倍多。人口增长远远大于城市规划土地面积的增长幅度。据历史资料记载,建国初期,兰州城市人口为26万,1956年达到66万人,2000年达到了143.84万人……

兰州市是一个“两山夹一河”的带状城市,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多年来无论是规划还是项目实施,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一带状上布点。而这造成的则是现在常说的“城市病”。

以城市中心区——城关区为例,从雷坛河到大洪沟,兰州市城关区核心区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近百万人口。这样的人口密度,比目前人口密度排名第一的上海黄浦区还高。城关区的人口密度比上海黄埔区还高?相信很多人听后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的确是事实。

2009年12月初,《鑫报》组织采访了一组题为《聚焦城关》的系列报道,其中第一篇就刊登了“城关区每平方公里住着5.8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上海、广州”的稿子,其中就谈到“记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城关区总面积为220多平方公里,包括40万流动人口在内,目前的总人口达112.13万人。而这100多万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关区的60平方公里内,以这个数字计算,城关区的人口密度为1.8万人/平方公里,这也是城关区对外公布的人口密度数。其中,城关区人口密度最大的范围,即核心区,生活着近百万人口,人口密度达到了5.8万人/平方公里,人均占地面积仅为24平方米。而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黄浦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口密度为5.5万人/平方公里。第二位广州越秀区,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口密度为4.78万人/平方公里……”

由于核心区人口超高度聚集,所以造成了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改善环境空间严重不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城市病”,即平峰期交通拥挤、高峰期交通瘫痪等现象,在城关区已经开始显现。

据有关专家介绍,“大城市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公共资源十分紧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极其尖锐。其主要表现通常有以下五点:一是垃圾围城;二是空气缺氧;三是人居环境恶化;四是就业困难;五是交通拥堵。看看这几个特点,不仅城关区已经具备,包括七里河区、西固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汽车时代拉开城市“骨架”

按有关标准,2万人/平方公里的城市人口密度最有利于城市商业公务活动;而城市人口密度为1万人/平方公里,最适合居住。”根据兰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兰州201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395万人,2020年达到450万人……对于兰州而言,如果按照目前的城市空间,城市人口密度会更大,“城市病”会更加严重。这就需要跳出城区看城市。而汽车时代的到来为这一切提供了便利。

截至2011年1月,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万辆,对于户籍人口三百多万的城市而言,相当于每8个人就拥有一辆车。

从首长专用到现在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十多年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从几十万一部到几万一部,从马路上清一色的甘A到如今随处可见的甘AB等等。百姓们的购车热情几乎一夜之间被激发了出来,汽车迅速从“奢侈品”转变为了“生活日用品”。

随着汽车的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兰州这座城市中,有车的欢喜和行车、停车难的烦恼,犹如一对结伴而来的孪生兄弟。当地铁还没建成使用,当城市的道路资源基本挖掘完毕,当蓝天越来越多地被灰蒙蒙的天空所代替,在有限的道路资源和快速增长的汽车总量之间,我们能做些什么?那就是城市功能区的“剥离”,即:将生活区、工作区、工业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分离。

看看当下的欧洲,其许多城市在基本保持原有格局的前提下,实行了汽车时代的转换。主旨就在于各个功能区的分离。而在兰州,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一五”时期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中诞生了一批批大型企业。在那个没有汽车的时代,工厂及生活,工作区与生活区几乎是连为一体的,工厂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工厂“那个时侯,没有条件,都是在那儿工作,就在那儿居住。”曾经在西固一大型企业工作的史老先生回忆说。而在随后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处理,整个城市从南到北,基本上一个样。

但随着城市脚步的加快,人口增加、车辆增加,这些依然是在整个“盆地”中运转的城市空间依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兰州房地产的发展轨迹为例,不难发现,兰州的地产开发项目十年前就在西至河口,东至东岗之间的兰州盆地中。整个城市拥挤得像一个沙丁鱼罐头,正在进入发展加速期的兰州客观上需要重新调整空间、重新定位功能和重新布局产业。

今天的兰州核心区是一个商业为主的区域。商住房见缝插针的建设,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居住的成本,另一方面人为割裂了商业带,削弱了商业设施的商业价值,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心城市居住功能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向城郊转移。如今兰州在城市空间和发展过程中已出现了诸多难题,居住转移已成必然趋势。

皋兰是承接居住功能的理想之地

皋兰县城离兰州仅有30多公里。是一个经济欠发达传统的农业县,地处兰州、白银、兰州新区的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这里的土地利用率低,比兰州盆地要便宜得多。根据目前的条件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分担一部分兰州的居住功能。将会大大缓解兰州的交通、居住等压力。目前修建的兰州至秦王川快速通道,也将经过皋兰腹地。便捷的交通会大大提高人们出行的通达性。合适的距离也使得小汽车的功能得以发挥,相对低廉的居住成本、良好的交通条件会大大刺激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此外还要说的是,在皋兰没有大型重工业和重污染企业,整个工业以传统产业居多,没有污染;县城周边几个万亩农产品产业基地,也为居住区生活品消费提供了便利。

平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在初期的发展会有很多优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种种弊端。这在北京表现比较明显。所以北京正在调整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葡萄串模式发展。兰州河谷型城市的特型,限制了它不能像北京那样摊大饼式的发展,客观上规避了城市环形无限扩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兰州的居住向皋兰等城郊转移,空间跳跃式的扩展也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而且新的居住区大大增加人口流动的频率,沿线土地将快速升值,吸引新的商业聚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北京的通州、顺义、亦庄就在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快速扩张而进入北京中心城区,因为人口的聚集和公共设施的延伸带动了京郊三地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目前的形式,合慧经济研究机构认为,兰州也可吸取北京发展的经验,将皋兰打造成一座“卧城”,即工作在兰州城区、居住生活在皋兰县城。

同时,合慧经济研究机构还指出,缓解兰州目前出现的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和高房价的问题,兰州必须引导公共向皋兰布局,疏解核心城区的人口和新进入城市的人口向这个地方聚集。加快这一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目前兰州中心城区的医院、学校也可以考虑在皋兰建立公分支机构,引导人们向皋兰聚集,缓解中心城区压力。政府在此过程中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开发商进皋兰进行新的住房开发,引导人口向皋兰转移。

工商业和居住功能的分离,是缓解兰州中心城区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的重大突破口,也是兰州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作在城区,居住在皋兰将是城市发展最为理想的一种选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