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65%
时间:2011-05-09 16:32: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在京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该报告以促进人的发展的城市化战略为主题,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历时一年半时间撰写而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昉担任主报告的主笔。

    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半城市化”特征突出、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等方面挑战。

    正如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在报告序言中所指出,城市化既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因,也给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无论就人口规模还是复杂性和艰难程度来说,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

    该报告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在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这意味着要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该报告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构想,包括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挂钩”、财政支出的“人财挂钩”;以城市群为城市化的主题形态,以“两横三纵”城市格局为空间布局,突出地区特色的和多样化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强化公平分配的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城市化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

    在谈及2009年为何选定以城市化为主题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表示:“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变迁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提出促进人的发展的新型城市化,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是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宗旨是相一致的。”

    国家开发银行是这份报告的赞助者之一,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对报告的主题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一主题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点和方向,富有新意和前瞻性。

    《中国发展报告》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研究和定期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主题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继组织撰写《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杰出政策分析与影响奖”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07年和2009年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此份报告为该系列的第三份年度报告。

    附: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10

    ——城市化率65%,2030年

    从国际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对应关系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大约在65%左右。假如未来20年中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3000美元左右。如果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消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和其他障碍, 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应该能够达到65%的水平,这也是本报告提出的到2030年的中国城市化率目标水平(见报告第2章)。

    ——20年,4亿人进城落户

    本报告的愿景是: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半城市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从2010到2030年基本解决已经在城市中的以及未来进城的4亿农民工及其他们愿意留在城市生活的家属的市民化问题,实现农民工从进城到落户,与城市原有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见报告引言)。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2万亿元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报告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约在1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2万亿资金(见报告第2章)。

    ——960万平方公里,3%的未来可利用空间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适宜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国土空间约为180万平方公里,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空间,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空间的3%,但这28万平方公里,现在也不能都开发,还必须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必要的空间(见报告第3章)。

    ——建成区人口密度:15400人/平方公里,11500人/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土地利用效率也越高。1980年到2008年,我国建成区人口密度从15400人/平方公里下降到11500人/平方公里。即便如此,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是最高的,2008年超大城市每平方公里集聚的人口为11500人,分别比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高出23%、18%、32%和63%。建制镇土地利用效率最低,2008年每平方公里集聚的人口只有4570人。如果我国的超大城市人口密度能达到1980年的15000人左右,而未来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那么我们的土地供应是有保障的(见报告第4章)。

    ——两横三纵

    从我国发展的国土空间全局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出发,应该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