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执法形势总体向好,但违法违规用地依然总量大、比例高,形势更为复杂。土地和信贷是宏观调控的两大闸门。国土资源部肩负着土地调控的艰巨职能。未来10年,土地及其相关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最直接的影响来说,包括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耕地与中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及土地财政等问题。但就长期性而言,土地制度尤其是农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影响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也影响几亿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何着眼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实施资源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资源战略合作,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也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十二五”期间重要的战略任务。
就这些现实和长期性重大问题,《财经国家周刊》于近期专访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具体来说,“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系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下降29%。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7万亿元。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方,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80亿吨、铁71亿吨、铜1656万吨、铅锌3345万吨、铝土矿5.1亿吨、金2226吨。主要矿产品产量持续增加,石油近10亿吨、天然气超过3800亿立方、煤炭140亿吨、铁矿40亿吨。
二是国土资源保护和监管秩序持续向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全国农村土地整治面积6000多万亩,新增耕地2000多万亩,农业生产能力提高10%-20%。完成了125万平方公里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和165万平方公里54种土壤微量元素测评分析。整合矿区6574个,减少矿业权2.6万多个。土地矿产违法违规形势逐步好转,尤其是近三年来,违法建设用地宗数、面积和占用耕地面积平均分别下降25%、24%和26%,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案件发生率下降32%。
三是国土资源维护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25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供地超过68万亩。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30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00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19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帮助缺水地区解决了1000多万人饮水问题。
四是国土资源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国土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土地、矿产、地质勘查和地灾防治四项基础规划全面完成。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土地、矿产“两法”修改稳步推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矿产资源三项调查取得积极成果,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国1∶5万区调和航磁工作程度分别达到23%和39%。全系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