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语言不怎么想通,但一个大拇指,几个“why”就足以表达钦佩之情。在昨天召开的“中国-东盟城市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上,从马来西亚前来中国取经的代表们对中国的城市面貌羡慕不已,他们通过翻译不停的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为什么你们的城市这么干净?为什么你们的城市里没有贫民窟?(4月14日《中国广播网》)
郑州市64岁的退休矿工陈新年因房子太贵买不起,用4年时间,在自家居住的棚户区院内地下6米处,挖出一个50平方米的房间。后来被郑州市房管局称是没有合法手续要调查处理。(2010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24岁的戴海飞,刚毕业半年。利用公司的设计创意,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视频:北漂小伙自造蛋形蜗居。北京城管称其涉嫌私搭乱建应拆除,最终蛋形小屋被悄悄移走。(2010年12月1日新京报)2011年春节前夕,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的最大棚户区(网络上称最大贫民窟),被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存在存在消防隐患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管理难度大等因素为由强拆。(2011年2月15日人民网)
事实上,并不是我国不会出现贫民窟,而是正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所说,作为政府的考虑,不希望在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出现像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现象。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更注重城市的景观、外表以及土地扩张等问题,因为这些既关乎着城市的形象,也看得见而有经济实惠的政绩工程。所以,尽管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就业居住条件并不理想,可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个个建国际大都市的计划不断出炉而且方兴未艾。
尽管我国对农村人口进城还有户籍制度、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但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能够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早已跨入城市,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年春节期间出现的民工返乡潮,以及在民工返乡后城市生活出现的诸多不便,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过对于城市景观和外表的严格管理,我们的城市确实没有贫民窟带来的脏乱和各种管理的困难。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低收入者不得不蜗居在仅有几平米的群租房里,是被生活所困的人寄居在涵洞管道。
然而,面对这些进入城市寻找希望的追梦者。城市的管理者有的以违法或不符合规定为由令其原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有的则是干脆给其戴上“高危人员”的帽子将其驱逐出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5%。但是实际上能享受到公共服务水平的则不到40%。
我国的城市确实没有出现像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现象,但是我国城市化所带来的成果也并没有惠及到每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对那些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外来者挥舞着拒绝的大棒,那么这没有“贫民窟”现象的城市化过程对人们来说又有多少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