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厘清产权属性,让更多历史建筑得到善待
时间:2017-05-27 09:06:32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朱昌俊 

    近日,由上海市委办公厅牵头,市规土局、市住建委等部门共同开展了上海中心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的全面普查工作。经普查,上海外环内现存50年以上历史建筑约31520栋,建筑面积约2559万平方米。据悉,当地通过全面普查和价值甄别,历史建筑保留保护范围将扩大。(澎湃新闻)
  
    在文物保护领域,一般认为一座建筑是否达到50年,是评判其是否属于历史建筑的重要时间标准。上海有关部门对中心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普查,其实是对整个城区历史建筑资源家底的一次摸底,是为实施有效保护奠定基础。  

    在现行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下,登记为历史建筑,还并不等于就获得了有效的保护。因为只有被列入地方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成为文物建筑,其日常的管理与维护才能够获得相对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也是为何一些地方老建筑,明明已是历史建筑,但却未能得到应有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2015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公益坊,就在被列入文物建筑的前夕遭拆除。
  
   此前,一些地方曾公开向社会征集建成5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还有一些地方则对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50年以上重要历史建筑予以立法保护。相对来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修订,拟赋予各类保留建筑法律身份,除没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居住条件恶劣、安全和使用矛盾突出等几种特殊情形外,5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都将纳入保护的范畴,其管理覆盖面更广,门槛也较低,保护力度自然相对更大。
 
    当然,保护历史建筑,不意味着将之封闭起来,取消其社会功用。不少5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本身就还属于居民楼,既要保护,也要尊重产权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为此,上海相关部门拟提出适度有条件开放历史建筑产权转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保护性置换和更新利用,促进保护管理良性循环,算是一种配套的制度保障。产权属性的复杂和模糊,历来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方面探索出有效的制度创新,很有必要。
  
    今天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决定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历史文化风貌。随着历史建筑数量的减少和其价值的凸显,在法律层面为历史建筑保护扩容、提质,比如扩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延伸日常的管理触角,其实是大势所趋。因此,主动摸清历史建筑资源的家底,实现提前介入、干预,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