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土地出让收入大增呼唤改革提速
时间:2017-04-26 09:14: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应当是土地收入的主要用途。如果土地收入不能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就很可能反过来助长地方政府继续搞“土地财政”,这对完善房地产调控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都是很不利的。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国50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合计为7645.3亿元,与2016年同期不到5000亿的水平相比,上涨53.3%。其中武汉土地出让收入居首,超过700亿元,南京、合肥等三个城市均超过400亿元。

    从全国范围看,今年房地产调控力度明显高于去年,一些城市已经从“单限”(限购)走向了“三限”(限购、限贷、限售),甚至不排除出台新的限制手段。但是,50个重点城市的卖地收入仍然出现了暴增,这一现象颇值得注意,个中信息耐人寻味。

    首先,卖地收入大增显然与土地供应力度加大、供应量增加有关。为了缓解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紧张矛盾,国家有关部委明确要求增加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不过,土地供应增加不是卖地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土地供应力度再大、数量再多,如果开发商买地的积极性不高,或者说购买力仍然较弱,卖地收入就不会有太大变化。现在的情况是,土地上市后要买土地的开发商很多,即便受到政策限制,高溢价、高单价地块出现数量有所减少,成交总量也有明显增加。

    之所以出现开发商拿地热情高、能力强的情况,一是因为开发商对热点城市的市场仍然保持乐观情绪,即便调控力度加大,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也没有降低,于是不惜斥巨资竞争拿地;二是因为开发商“不差钱”,手中有足够的资金到市场拿地,而且不怕资金被长期占压。除了去年市场行情好,多数开发商资金回笼情况良好,手中握有的资金比较充裕之外,近年来银行给开发企业大肆放款,也让开发商囊中鼓胀,有底气参与拿地竞争。有银行的强力支持,有几个开发商没有拿地的能力,又有几个开发商担心拿地以后出现资金链断裂?就算万一资金链断了,开发商也会认为,最大的风险在银行身上,与自己关系不大。

    一边是调控政策持续加码,一边是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卖地收入大幅增加,这让人们对房地产调控前景的判断平添了几分不确定性。不过,房地产调控不能就房价说房价,也不能就调控说调控,毕竟房地产市场不只是由房价构成,还应当关注住房的结构,特别是保障房和租赁房的供应规模。如果一个城市保障房和租赁房的比重很低,这个城市就很难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即便控制住了,相当部分居民也仍然买不起。从长远看,房地产调控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要认真解决中等收入人群的购房问题和低收入人群的租房问题,即政府通过怎样的手段,把提供给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和租赁房解决好。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就完成了一大半,市场对房价和卖地收入的变动也就不会那么敏感了。

    热点城市持续增加的土地收入,将派做什么用场——还债,投入基础建设,补充养老保险,还是发展公共事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应当是土地收入的主要用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然房价上涨的结果是由广大居民促成的,那么从政府出让土地(以及在商品房买卖诸多环节)获得的收入,也应当主要用于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决策层、管理层和社会各界应有基本的共识。如果土地收入不能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就很可能反过来助长地方政府继续搞“土地财政”,这对完善房地产调控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都是很不利的。

    土地出让收入大增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可能会出在土地收入的使用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对土地出让收入的正确把握和使用,推动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革公共财政投入和财政监督机制,把更多的资金、资源用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用于完善公共服务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