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高热度正从大街小巷弥漫到全国两会现场——几家共享单车公司在北京相继推出两会期间免费骑行的大手笔优惠,街道上小橙车、小黄车的身影更多了;会场外,骑着共享单车来开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被摄影记者的镜头捕捉,更有多位代表委员为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个新生事物出谋划策。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从245万跃升至1886万。倡导绿色出行,口号喊再多遍,也不如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管用:网上注册分分钟搞定,走在路上“想骑就骑”。共享单车不仅有低碳环保的因子,又有改善交通的疗效,还契合了崇尚运动、追求健康的心态,更自带创新改变生活的时尚光环,不火才怪。
共享单车横空出世,让人们潜在的需求得以释放,给自行车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让这个看似日落西山的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以老字号飞鸽为例,正在增招员工,提升产能。创新并不只会催生新的产业,它还可以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生命力——这,弥足珍贵。
中国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但随着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四个轮子”逐渐替代“两个轮子”。统计显示,1986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占公共出行的比例是68%,而如今这个比例已降至17%到18%。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占用空间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
从去年上半年到现在,共享单车在全国已发展到29个品牌,投入市场的单车总量超过300万辆。在分享这场盛宴之余,置身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埋头造车的“飞鸽们”,心头是否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假如推出共享单车的是我……”
为什么推出共享单车的不是飞鸽、永久或凤凰?这个问题拷问的不仅是自行车企业,更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应停留在搭上虚拟经济的顺风车,更应该锐意创新给自己插上翅膀——这或许是这场共享单车盛宴给自行车企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最有意义的启迪。
网络技术前所未有地激活了不少传统产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而实体经济不仅要分羹,更要争当主角,积极拥抱变革,引领创新,主导虚实经济之间的融合。
德国4年前提出“工业4.0”,拉开了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序幕。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制定相关战略,力求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我国实体经济长期以来累积的供给质量不高、产业同质化等问题,成为其发展的桎梏。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无疑是当务之急。唯有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才能获取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共享单车在自行车行业搅起的一池春水带给我们深刻启迪——如何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与本行业相关的新兴技术并迅速为我所用,由此不断激发甚至创造需求。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如果说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基,那么技术实力则是实体经济的基石。还是以共享单车为例,它比普通自行车的质量标准更高了,必须提升易损件和高频使用部件的耐磨性,这就需要提高相关的技术水平。如何让开锁时间更短、如何防盗防拆卸等,也给企业留出了技术研发空间。在此过程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抓住提升质量的关键,“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方成为可能。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这般强调。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次提到实体经济,着墨浓重。
被寄予厚望的实体经济插上创新的翅膀,必能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