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贴牌名校”的标签该撕下来了
时间:2016-11-24 10:34:22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谢浮名 

  有些学校,或一直名不见经传,甚至门可罗雀,濒临倒闭;或管理松懈,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声名不佳,常遭民众白眼;或刚刚创建,不为人所知,为了让形象高大上起来,以便抢夺生源,便挂上了一块某名校分校的牌子,不明真相的学生家长为“名”所惑,趋之若鹜。这类学校,人们戏称“贴牌名校”。

  名校之牌,不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考评授予,也不是来源于广大民众的口碑,而是硬生生地“贴”上去的。这“名”,也就很难“副实”。偏偏这几年,放眼全国范围内,“贴牌名校”如培植箱里的细菌,疯狂地繁殖膨大。某省会城市的一中学,居然办了近二十家分校,令人咋舌。

  如果说,一旦贴上名校的标签,就摇身一变真的成了名校,倒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一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省心省力,不必再为教育资源分配公平与否伤脑筋;二者方便了广大学子,随随便便就成了名校生,享受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可问题是,教育精神和教育文化,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化积淀过程,正如破茧成蝶,没有那一番漫长而痛苦的挣扎,是不可能翩然飞舞的。真正的名校,蕴含着优越的教育资源、值得信赖的教育精神、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厚德载物的教育品质,不可能像建高楼一样,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内就能矗立起来。

  因为生存需要,师资薄弱的学校愿意改换门庭,甘心腆着脸依附名校,其态可怜,其情可悯。而名校,为何乐意把自己的金字招牌“贴”出去呢?如果真心扶持薄弱学校,就得无私地输入自己的优质资源和教育理念。可是,名校的优质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制度也不允许资源浪费。扶助一两家薄弱学校,名校或许尚有余力,但动辄办数家甚至十数家分校,恐怕谁也办不到。可见,名校乐于纡尊降贵给薄弱学校“贴牌”,大抵有两点考量:一是可以在自己“名”下实现大肆扩张,为未来瓜分优质生源奠定基础;二是把“名”贴出去,把经济利益搞进来。

  名校遍地撒网,无度扩张,教育同质化也就无可避免,所谓的特色教育就成了镜花水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就是空谈,这明确地违背了现代教育多样化的理念。更有甚者,除了几家名校,其他学校就不可避免地遭遇生存困境,甚至有些省级示范性中学,虽然在教育界有一定口碑,也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但在名校无度扩张的冲击之下,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生存的寒冬。如何安全越冬?这些省级示范性中学也只好匍匐在名校脚下,纷纷变相“贴牌”办起了名校班,以此招徕学生。真是屈了他们的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招牌!

  其实在国内国外,有很多名校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不扩张,保持了名校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比如,在俄罗斯,有个名动天下的学校——苏霍姆林夫斯基曾经任教的帕夫雷什中学,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500余名学生的规模,不追求扩张效应。这种始终秉承教育品质的精神,才是当今名校所应追求的方向,也是名校之所以成其为名校的根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