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日前发布了对北京、湖北、甘肃三省(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总体水平位8.41%,存在明显“短板”,提升任务艰巨。
调查从北京、湖北、甘肃3省(市)随机抽样选取了15~69岁常住居民3128人。调查显示,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低是导致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报告认为,虽然目前居民高度关注环境与健康问题并具有强烈风险感知,但局限于表面认知,知识储备、理性认识不足,并不利于个体保护环境、维护健康行为的养成,既增加个体健康风险进而加重社会疾病负担,也妨碍风险交流,加大了社会治理成本。
尤其是农村、女性、低学历、高年龄段人群素养水平整体较低。这与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宣教科普投入力度、覆盖率和可及程度等有关。即便是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高学历、低年龄段居民,其基本知识分类素养也是明显“短板”。
报告建议,未来应将整体提升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纳入环境保护重要议事日程,把监测和评估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作为“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常规工作,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素养提升目标和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