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辽宁一乾隆年间老宅被拆 城市与老宅该如何共处
时间:2016-10-25 09:25:29  来源:人民日报 

   每一座繁华的城市背后都有历史,自然也有遗存,古民居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宅子大都年岁悠久,命运却迥然不同:既有破败失修者,也有保存尚佳者;既有被拆迁改造者,也有被修缮保护者。对于古民居价值的认定、拆改或保护的标准,无疑是关键因素。当城市的扩张发展与古民居之间产生矛盾,该如何处理?古民居的价值该怎样判定?由谁修缮保护,如何承续?本版今起推出“关注古民居”栏目,探寻当下,城市与古民居间的共处之道。

  ——编 者

  凌源,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日前,一则凌源市一座200余年的老宅被当地政府拆迁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老宅现状如何?200多年间经历了哪些变化?拆迁有何依据?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老宅购于乾隆年间,后经历变卖、加盖、装修

  被拆迁的老宅是姜家院子。作为姜家院子最年长的继承人,84岁的姜大全老人在宅子里生活了79年,2011年才搬到了女儿的楼房里居住。

  “我看过老宅的房契,房子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曾祖姜御符从胡征吉手中购得。”据老人介绍,这个院子共分为东院、南院、西院、正院、后院5个部分,共有36间房子。“院子还有3道门楼,尤其是第二道门楼,还挂着当时县太爷题写的匾额,雕刻精美的石柱子,门前还有威严的石狮子。可在上世纪40年代初,这两栋门楼都被拆了用于修筑工事,紧接着我们姜家就把南院、东院、后院、西院分别卖给了武家、李家、孔家、周家和王家。姜家人就住在了正院里。”

  老人说,如今车水马龙的市府路就是第一道门楼的所在地,“市政府的办公楼是二道门楼的所在地,第三道门楼就在政府大楼后身。”记者看到,门口两侧及上面全都被荒草覆盖,青瓦也不见了踪影,露出了木头。两侧的配房也早已坍塌,里面堆放着各种生活垃圾。

  走进正院,眼前是两栋红砖修建的小平房,“那时候我和大哥住在老房子里,上世纪80年代孩子们要结婚,我和大哥就分别在正院的院子里盖了两套平房。我家的房子还算是维护得比较好的,上世纪90年代,我还给老房子里面贴了瓷砖,打了水泥地铺了地板砖,漏雨了就自己修修补补。”在一栋已经去顶的房子前,老人指给记者。

  “买去东院的李家以及买去西院的周家,在‘文革’时候就把房子拆了盖起了砖房,孔家买去的后院也没住多久,就因为塌漏在房前盖起了平房。”

  房子失去原貌且非名人故居,因而未列入保护名单

  “我们最早接触姜家大院是在2009年3月份,”凌源市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孙国栋说,“那时全国正在搞第三次文物普查,我们文管所一共5个人来考察。根据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经过我们的详细调查,这里仅存6栋老房子、20间房屋,但有两栋已经年久失修,房顶出现了塌陷,其余的也经过住户用水泥、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维修装饰,原貌早已不存在。”孙国栋说,“我们也考虑姜家院子是不是属于名人故居,因此专门抽调工作人员查阅了凌源市最早县志——《塔子沟纪略》,以及1984年出版的凌源县志,都没有查到相关历史记载,因此没有将其列入保护名录。”

  据孙国栋介绍,房屋动迁前有人居住的有9间房屋,其他房间因年久失修,已多年无人居住;老宅部分房屋有姜家后人,但在几年前都已搬到其它地方居住,能够居住的房屋租给他人居住。记者在拆迁现场看到,工地几乎布满了红砖、水泥白灰,两辆三轮车正轮流往外拉着红砖。一栋去顶的老房子外,瓷砖、水泥等装修材料非常醒目,存留的老房子也早已破败不堪,被新盖的平房不断蚕食。

  据孙国栋介绍,凌源境内保存完整、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古民居有5处,多分布在农村。而就在距离凌源市80多公里外的三家子乡天盛号村八组,有5户与姜家大院同时期的古民宅因整体保存完好被列入了保护名录。

  拆迁改造出于民生考虑,有价值建筑构件将由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凌源市里各类机动车、摩托车、电瓶车的数量迅速增长,城区主干路、商业集中区以及学校周边交通经常发生拥堵,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安全和通行顺畅。

  记者在姜家大院采访时,恰逢凌源市实验小学中午放学。这所小学紧挨着凌源市政府办公大楼,学校后面就是姜家大院。而这所拥有4000多名学生的学校,只有一个正门,门前5米就是凌源市最为繁华的市府路,每到放学的时候,道路两旁停满了各种车辆,经常导致交通拥堵,学生出行也容易发生危险。

  今年2月,凌源市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解决凌源市实验小学上下学交通严重拥堵》的议案并获得通过,凌源市政府将大院改造列为2016年13件民生大事之一。而此片地域拆迁后,将改造成小学的后大门和广场,便于家长接送学生和市民休闲娱乐。

  据凌源市房屋征收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区域于2016年4月末开始拆迁, 拆迁面积7000平方米,涉及40户,其中老宅子6户,并早已达成了拆迁补偿协议。

  “对于老房子我们是有感情的,凌源市博物馆将保存收藏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包括砖刻的栈板角花,门楼前的抱鼓门枕石以及柱础石等,并向公众展出。”孙国栋说。

  城市空间当为生活所用,拆或留都应有标准、算好账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庆觉得,城市空间必须为生活所用,当地政府保护了老宅院的部分建筑构件,也是一种记住乡愁的有效形式。“城市空间必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生老病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这是城市建设的至高原则。”

  李国庆表示,记住乡愁就是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文化“基因”。“然而文化传承有多元层次、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物质财富的传承,包括建筑方式与建筑色彩,也可以是乡韵回味,包括精神层面的书画影像、地方戏剧、地方史志,同样是可以体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样去理解,就可以使传统文物保护与生活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并行不悖。”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副教授表示,希望今后政府遇到类似情况时,对拆与留的判断,能够建立在充分、全面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做到有理有据。“历史建筑乃至更大概念的文化遗产保护,应基于法律、行业规范和价值规律而展开。”

  有专家认为,不管是拆还是不拆,都应心中有标准,提前算好账,既不应草率拆除,也不应统统保护。如果符合保留保护的条件,就要考虑老宅与民生问题兼容的解决办法、保护方案和修缮经费。如果确实已失去保护的价值与意义,则该拆就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