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庆城乡统筹走“都市农业”路线
时间:2011-04-19 10:47:13  来源:和讯网  
城乡统筹看重庆

建国以后,我国基本上采取城乡分治政策,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在制度设计上,构筑了二元结构,严重存在“重城轻乡”倾向。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较突出,城乡隔离使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三农”问题的解决难度与日俱增。仅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到2006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达到7175元,为人均GDP的44.5%。其中农村地区人均收入3587元,城镇地区人均收入11760元,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地区的3.28倍;而1985年城镇地区仅为农村地区的1.85倍,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略有缩小,为3.23:1,但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鸿沟,仍然任重道远。

事实上,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城乡统筹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与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某些城市问题、实现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00至1000美元时,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而我国正处在这个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构建了比较健全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并以税费制度的改革为标志,彻底地摈弃了过去通过农业提供工业化积累的源泉,而开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

步入“十二五”时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统筹,将是未来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而聚焦城乡统筹,必然要聚焦重庆。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中,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之后国务院迅即确定重庆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媒体称之为“新特区”。作为“新特区”,重庆进一步确定了以“一圈两翼”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格局。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一圈”),加快建设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两翼”),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一圈”带“两翼”,“两翼”促“一圈”,形成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格局与运动平台。

将重庆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重庆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都市农业”——城乡统筹的新选择

在重庆“一圈两翼”的格局中,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将可以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成为了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一个新突破口。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其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其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作为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都市农业”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从而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等一道道难题,完美地化解在城市消费升级与环境改善的客观需求之中,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方案、新途径、新选择。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先生指出,从现实意义来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我国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消除城乡差别,振兴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从业者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经济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的同时,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化程度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依靠出租房屋为生,都市农业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开拓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为下岗职工提供许多再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江津——重庆“都市农业”建设的大胆实践

“都市农业”发展已经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重庆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建成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其中于2010年启动的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是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的市级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园区规划面积约为280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生态美好城镇、主题公园、数字农业、循环农业等为一体的城郊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江津农业园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具有经济、社会、环保等多重价值,有助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可以疏散城市拥挤人口,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

“都市农业”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新宠”

根据目前的经验,当大城市人均GDP大约达到2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可能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据此标准,中国已有众多大中城市步入了 “都市农业”发展阶段,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还将有大批城镇加入这一行列。同时,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多样的农业景观、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为“都市农业”在的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今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速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都市农业”必定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虽然“都市农业”前景无限,其发展必然需要资本助力。近年来,农业受到了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一颗新星。“一号文件”、“新36条”、一行三会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为资本进军农业领域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无论是PE、VC,还是产业基金,纷纷掀起了农业投资热潮。尤其是2010年,风投在农业上的投资呈现爆发性增长。据投中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私募股权机构投资于农业项目的金额仅为0.56亿美元,而2007年,这个数字猛增至3.96亿美元,到了2010年,其投资金额达14.89亿美元,这一年的投资金额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2010年,一系列大手笔的涉农投资事件都受到了广泛的瞩目,例如,黑石集团牵头以6亿美元投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新希望推出10亿元农业投资基金等事件等等。

随着政策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以及农业投资的持续升温,“都市农业”必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土。

借“渝洽会”东风 建“都市农业合作平台

2011年5月19—22日,恰逢第十四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渝洽会”由国家商务部、国务院三峡办、中国贸促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重庆经济领域第一盛会。2010年“渝洽会”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836家跨国公司、1270多家国内大型骨干企业、9300余家中小企业参展参会,进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活动期间举办了40多场研讨会、推介会和对接活动。

借助第十四届“渝洽会”的东风,“‘都市农业’——重庆城乡统筹实践的江津选择暨重庆首届‘都市农业’投融资对接会”将于2011年5月17-18日在重庆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与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承办,重庆市发改委与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协办,得到了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熙可集团等官方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会议将邀请来自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及协会团体的嘉宾,就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做详细阐述,另将特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领导介绍“都市农业”为何成为江津统筹城乡的选择。同时,还将有来自招商银行、重庆市金融办、重庆市地票交易所、重庆市三峡担保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中国共富产业扶贫基金等金融与投资机构的各路代表,就“都市农业”的投资前景进行充分的探讨,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都市农业”的商业价值潜力。此外,美国熙可集团、ADM集团等知名跨国企业也将到会,为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企业发展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献出宝贵经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