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地处边远,位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生态良好,既是三峡库区移民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于是如何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早日摆脱贫困成为了政府首要思考的课题。然而在城市化浪潮扑面而来之际,像巫溪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总是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困惑:人民群众是城乡社会的主人,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对自己家的事情不积极、不主动?惠民政策越多,群众就越满意吗?政府管得越少,社会就越和谐吗?城市建得越漂亮,生活就越幸福吗?
通过较长时间对疑惑的探究思索、以及对答案的寻觅梳理,我们逐渐清晰地意识到,货币资本和市场资源在城市化中固然至关重要,但如果缺少了集体认同,不可能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责权利统一的支持规则和合理的投入机制,给的再多群众也不会满足。如果没有应有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安全感、归宿感,政府管得越少群众越迷茫,越无所适从。如果没有积极向上和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即使拥有漂亮的城市,也不一定拥有了幸福生活。
近年来,具有敏锐眼光和政治智慧的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道路,创新提出“内陆开放、五个重庆、振兴两翼、繁荣文化、打黑除恶、唱读讲传、三项制度、民生十条”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让我们看到了“体现公平正义、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庆样板”。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巫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处偏远、尚未发掘而保存完好的乡土文化,通过“熟人社会”整合社会组织资源,挖掘源于生活、藏于民间的群众智慧,着力探索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模式,即“用人人城市点燃共同梦想、用参与互动凝聚群众力量、用复合空间促进社会融合、用群众方法塑造村风民俗、用网格组织覆盖城乡社会”,探寻一条适合于欠发达地区“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城市化道路!
用“人人城市”点燃共同梦想
“你们自己弄脏的地方、为什么自己不弄干净,政府有责任、你们就没有责任吗”?2008年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罗成同志在接待上访户陈振翠时,一句话“点醒”了北门沟。
北门沟位于县城老城区大宁河畔,离巫溪县原政府机关大楼不远,这里道路不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广大居民怨声载道,不愿长期居住。许多人宁愿用3万元甩卖掉价值5万元的房子,选择“逃”出北门沟,原来2000多人的繁华小区一度只剩下370户1140多人了。对此,小区居民陈振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连续上访十年,要求政府整治北门沟,没想到罗成同志一句话,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自己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
王明金说:“垃圾山不是一天堆起的,也不是哪一个人堆起的。原来山清水秀的北门沟成了今天这样子,我们党员有责任呐,我们北门沟人没把自己当主人!是我们老老少少做出样子的时候了。”
当夜,已经有好几年没开过党员会议的北门沟,召开了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参加的专题会议,组建了一个以王明金、冉隆高、陈振翠、周家海为核心成员清洁计划“特别行动小组”,党员们带头捐出300多元现金,买纸笔制作宣传专栏、目标责任书。
第二天的群众会,375户居民中准时来了350户,大家响亮提出了“北门环境要亮丽,北门主人要争气”的口号,形成了“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的共识。
70多岁的朱德珍背起背篼来了,怀孕5个月的小伍扛着锄头来了,小学生中学生也学大人的样子,穿上雨靴、带上工具,三四百号人浩浩荡荡来到“龙须沟”。刺鼻的臭味当场就让一些人呕吐不止,但没人选择逃离放弃,王明金声音宏亮:“我们把鼻子捏着干!”
七天过去,党员群众自发参与义务劳动1600多人次,当70多吨“跨世纪”垃圾清运完毕,小区里响起了欢快的鞭炮声,此时男女老少,脸上全都挂满了幸福的泪花。
县委、县政府一直关注着北门沟的行动,县委常委熊莉等县领导更是身体力行,多次参与居民们的集体劳动。当最后一车垃圾运走后,熊莉同志立即组织在北门沟开了个简洁的庆功会,当场把20万奖金交到社区干部手里。
北门沟小区成立了党支部,推荐和表决通过了以陈振翠为组长的自治小组,设立了北门沟小区居民议事活动中心,并制定《小区文明公约》。
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自治小组发动群众捐资,很快得到积极响应:三百两百,三块五块,一天就捐了4000多元。仅三个月,他们利用20万元奖金和群众集资款,在悬崖和山谷中凿出380多米,建筑造价近200万元的一条水泥公路。
小区里有了健身步道,健身设施,“古城墙下唱红歌,大宁河畔看电影”、“滨河路上习太极,”“广场街上跳舞蹈”,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小区居民文明,居民的生态意识增强,在全市基层文化比赛中还荣获了二等奖。北门沟书法组、诗歌散文组,推出了一系列的《北门沟小唱》和居规民约《七字歌》,合奏曲《北门沟小调》,快板《北门沟感恩词》,链箫词《思前想后北门沟》,小品《忆苦思甜北门沟》,这些北门沟人的原创作品,记录着他们的奋斗,承载着他们的梦想。
现在的北门小区已经成了环境优美、道路通畅、文明和谐的家园,前来参观、考察的人们接踵而至。2009年11月17日,北门沟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群众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欢快的链箫舞欢迎他。薄书记动情地说“群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你为他做一件好事,他就会主动唱社会主义好”。
政府巧用这种力量,只花了20万元,就取得了在其他地方600万、1000万元也达不到的效果。重要的不仅是治理好了北门沟的环境,还唤起了老百姓的“北门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否则只能陷入“今天清理,明天乱扔”的恶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北门沟所有的污水管网包括自家的下水管都是老百姓自己出钱。他们现在非常爱惜,哪个地方破了,有一点污水,马上弄干净。谁弄破的,就会找谁负责任。北门沟的故事虽然只是个案,从中却折射出一个朴素真理: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一座城市才真正有了主人,才有家的归宿和眷念。
一位姓王的老师在北门沟买下一套房子,问及原因,王老师感慨地说:“碰上好领导和好时候了,现在这里的人居环境非常不错,和我一样,搬走的居民现在有一些已经搬回来了,我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人搬到这里来住”。
用参与互动凝聚群众力量
“我们开会从来没有到得如此整齐过,也从未如此齐心过,全村541户、到会494户,参会率达到91%以上”。巫溪县白鹿镇大坪村的蔡书记十分感慨地说。
巫溪与其它欠发达地区一样,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青壮人口外出务工、留守人群被戏称为“386199”部队,乡村自治水平下降、村风民风不断退化、社会矛盾较为突出。面对现实,巫溪县意识到,必须对现实农村社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着手重构农村社会,把党和政府的意图与农民的意愿统一起来,着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组织化程度,才能支持和维护基层组织,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政府把修复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政风民风改善,探索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作为工作突破口,在全县开展了建设“乐和家园”试点。
“乐和家园”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女士,提出的以“个群和谐、义利和谐、身心和谐、心智和谐、人境和谐”为追求的社会建设模式。从2010年6月开始,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在巫溪开展全国“乐和家园”建设试点,对巫溪人民来说,可谓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群众到底有些什么意见和想法,群众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建设“乐和家园”能给群众带来什么好处?如何建设“乐和家园”?开展“乐和家园”试点之初,几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为了统一思想,县委县府要求试点乡镇必须深入基层、积极参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毫无保留地宣传“乐和家园”理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与群众共同决策、共同建设。白鹿镇大坪村由群众推选出“乐于为民服务、乐于奉献出力”的“乐和家园”协会代表19名,上磺镇羊桥村推选出 83名,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到建设“乐和家园”中来,实现政府与群众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在参与中获得理解与信任,在互动中赢得拥护和支持,树立起干净、自信、开放的良好政府形象。
今年7月,白鹿镇在建设大坪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乐和大院)时,需要征用村民土地,村支两委决定交给乐和社员代表去做工作。余志为家有0.7亩土地,以前人家给2.4万元他未舍得卖。当“乐和家园”需要征用土地,他欣然接受9240元的赔偿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
羊桥村从打扫环境卫生入手,村民代表相继自发扛起扫帚、锄头,把31.2公里村级公路和1.5公里通乡公路两旁的杂草和路面清扫得一干二净,镇领导提出“发给每人5块钱辛苦费”,村民却说:“自己的家园自己清扫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镇领导的心意我们领了,钱一分也不能要。”代表组长冉起伟深有感触:“金钱不是万能的,只有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羊桥人民欢迎您”,这块木质扁牌,成为构建“乐和家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代表羊桥人民建设“乐和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今年10月25日,巫溪县“乐和家园”建设联席会在羊桥村举行,一台别开生面、乡土风味的晚会节目,全部由9个社自编自演,演员中有75岁的全国劳动模范任欢秀、85岁淮海战役复员军人张大品,精彩的演出展现了群众的质朴情怀,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羊桥正是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提高了村民的精气神,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激动的说,“群众的热情就是伟大的力量”。
羊桥村在以群众为主体的“乐和家园”建设中,注重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支书张道艾、村主任冉洪远带领4社的群众,发展稻田食用菌30多亩,种植油菜8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在创多项全村的历史之最的同时,帮助村民树立了致富的信心,展现了“乐和家园”建设的美好愿景。
90多名代表带头筹钱购买音响设备,建起腰鼓队,筹备舞狮队,整天讲的是乐和,唱的是乐和,家庭和睦了,邻里团结了,矛盾化解了,发展农村经济有劲头了,羊桥人拧成一股绳,决心把羊桥村打造成全县一流,甚至全国一流的乐和乡村。
每当夜幕降临,羊桥村千余群众汇聚在各社的院坝开展文娱活动,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把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帮助群众培育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占领群众的精神文化阵地,成为促进党群融合、群众和谐的成功典范。同时,也为群众之间搭建起沟通平台,为增进群众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复合空间促进社会融合
“这里是城乡结合部,60%的居民是陆续从乡镇搬来的,生活习惯、爱好兴趣不一样,大家都很陌生,交流困难,交往不多,宣传组织起来比别的地方是要困难。”看着城南社区冷清的场景、闲置的设施,李大妈悄悄向县纪委书记何敏说。
巫溪县城厢镇城南小区由于历史的积淀、客观的制约,主观的影响,多年整治不见好转,居民摇头叹气、信心不足,社会冷嘲热讽、冷眼旁观,这里的居民说是被遗忘的“角落”。
对此,县纪委等网格责任单位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这种复合社区,搭建公共活动平台,可以消除城乡隔阂。于是县纪委牵头抓总、迎难而上,中梁工程协调办、水资源公司、城厢镇环城社区鼎力协作,重庆水投集团中梁工程项目部、葛洲坝集团公司中梁工程建设指挥部积极参与,城厢小学等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多方筹集资金40余万元,迅速启动了城南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建成休闲广场1个、居民活动室1间,添置一批健身器材、体育设施和环卫设施,新添置路灯12盏,建成廉政文化墙,把城南小区成功打造成为“廉洁靓丽新小区”。
2009年9月29日,县纪委书记何敏同志又到城南小区去宣传创卫工作、检查国庆“唱读讲传”活动准备情况时,小区的文艺积极分子李宗梅大妈打起“小报告”。
“何书记,我毛(壮)起胆子向你汇报个事情,你们建起的文化休闲广场,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没得几个人来活动,40多万元打了‘水漂’,广场睡在那里好看,我们心疼得很。”
“是他们不喜欢这样的广场,还是没有人去组织他们”,何敏同志紧接着问,这才有了前文李大妈悄悄跟何书记说出的原因。
怎样去敲开新旧居民半掩半开的大门,让沉睡的休闲文化广场醒过来?
何敏同志到小区听取大伙儿的意见,认识到只有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增进了解,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融合。于是决定推选几个有影响力的热心分子组成一个居民自治委员会,李大妈顺理成章地被选进去当了骨干。委员会第一个任务,就是想法把游离在公共服务和活动之外的新居民们组织发动起来。
李大妈琢磨开来:把小区的居民分别动员到适合的活动中来,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牵头人。
“妹儿,你是木兰协会的,别人不去,你来领个头,把协会的人先动员起来。”李宗翠、李宗菊、董大妈一些老街坊支持了李大妈。
第二天晚上,大家挎起腰鼓直到广场,没有音乐伴奏,就跳起来。不到十分钟,就被男女老少围住了,但没得一个人参加进来,他们只得收拾道具撤退。
第二天、第三天,三姐妹的队伍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壮大起来,除了几个在圈外跃跃欲试外,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没有。李大妈反复思量,决定上门去,挨家进行动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月,原来冷冷清清的城南休闲广场,呼啦啦地来了200多名文体爱好者,音乐声、欢笑声,小区快乐的日子想藏都藏不住,就连以往最具人气的茶馆也关张了,到广场跳舞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些不去参加活动的人反而被大家看不起,沉睡的广场热闹起来,人人都说城南小区是巫溪的第二个北门沟。
用群众方法塑造村风民俗
2009年6月23日,重庆市政府王鸿举市长在繁忙和辛劳之中,来到巫溪县文峰镇三宝村,洒下一串串爽朗的笑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三宝村真是个“吉祥三宝”,好班子、好机制、好民风,让人倍感亲切,难以忘怀。
三宝村位于巫溪县文峰镇腹心地带,东距县城40公里,渝巫路横贯东西,辖4社,748户,总人口3362人,党员82人。全村耕地2481亩,林地4765亩,森林覆盖率41.4%,是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宝村民风淳朴、秩序井然、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一群真心奉献的“村官”。22岁的苏波,对原担任村会计的父亲辛苦清贫一辈子也没能带领乡亲走上富路“很有看法”。1992年,他从广东回到三宝村开办加工厂,承包荒山造“千步梯”发展良种果树,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实业,并尊重群众意愿由社长干到了三宝村支部副书记、支部书记。兴业的道路很艰辛,每一点起色都伴随着失败与阻力,当他的积蓄花光,事业受挫之际,好几次动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前后联系该村的几位镇领导,知道情况后给他打气,诚恳地挽留他。正是这样,他才和乡亲一起咬紧牙关,渡过难关。在失败和成功的交织中,他苦了自己、乐了乡亲,穷了自家、富了全村,给群众做了很好的榜样:自强不息,勤劳巧干。
同样身为“村干部子弟”的村主任杜发德,18岁中专毕业可以走升学就业的路,他却当起吃不饱拖得瘦的“村官”,一干就是23年。 村会计张松是正牌的中专毕业生,在县乡镇企业局当过“公家人”,毅然继承父业,干着“全脱产”的村干部。柴永恒是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毕业于西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立志为三宝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这些基层干部的信任和威信,是从破解“疑难杂症”开始的。这里交通便捷、商贸繁荣、人员混杂,民事纠纷不断,村风民俗落后。针对这些情况,村支两委认为,这些民间纠纷来自民间,可不可以用民间的力量来化解呢?“和事堂”就是三宝村的“道德法庭”,由村里知名的老人、贤达、老师、学生等组成“调解委员会”,谁违反村规发生纠纷了,就由民事调解委员会或村支两委负责人牵头,组织调查、调解和处理。
三宝人的“和事堂”是由 “三公开”组成的,一是公开事实;二是公开评理;三是公开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调解目的,又是一种政策宣传,既彰显了规则效应,又体现了道德约束,既增强了调解工作的柔和性,又提高了群众的监督力,同时又促进了村规民约的健全和完善。
让人感兴趣的是,一年到头真正由“和事堂”调解的事情并不多,为什么?当事人思前想后,用尺子量量自己的不是,找到了自己的理亏之处,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结果往往相互谅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吃得小亏才打得拢堆,乡里乡亲的,何必为小事伤和气?”纠纷是越来越少了,村民的腰板挺得更直,村干部的威信更高了。
跟好人学好人,榜样的力量无穷。在三宝村的地界上,有四块石碑,三宝人称“善事薄”,上面记载着村上令人感动的人和事。阮庆元,一个在云南工作的乡亲,帮扶了20多个贫困户、残迹人,出资4万元帮助修通了到各家各户的公路,出资种植了1200亩经济林,村民在村口立了一块碑,写着“共产党好”。建设三宝村葡萄架至朱家湾段机耕道时,难度很大,耗资较多,老老少少省吃俭用,捐资450万元用,修通了5公里公路,人们在路口立了一块碑,写着“群众就是力量”。李绪柏老人把拾废品积攒的1000元零用钱捐出来修公路——难怪三宝村的通村路整整比其他地方宽出1.5米了。汶川地震后,一位 85岁的老人家,她捐出4个手绢包起来的角角钱、分分钱,共有50多块,并不富裕的村民一天就捐出一万多元钱。同时,他们还广泛开展“三评三比”活动(比孝心、比读书、比健身,评勤劳致富户、评热心公益户、评文明卫生户),发现身边的“好人”,让“好人”成“名人”,让“名人”成“带头人”,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正月初一我们阮家和李家搞了个篮球赛,方圆好多人都来看,那个热闹哦!打牌喝酒真没有什么意思,我们农民要有高的追求。”阮家大小众口一词。
比赛的时候村里干部送来了音箱、请来了专业的裁判,不但阮家人脸上有光,村干部也有劲:“把守着婆娘娃儿过年的老传统改了,大年几天在筹备运动会这个事儿中一晃就过去,丈母家都去不成,家里人有点小意见,但村里人有了大欢喜。”
像阮庆龙一样经常开展家庭式体育比赛的还有陈孝梅家,每天都进行乒乓球比赛,1986、1988、1992年村里三次在她家举办农民运动会,爱人杜正海夺得四川省农民运动会乒乓球“三连冠”。
用网格组织覆盖城乡社会
网格化管理,是巫溪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既发挥党组织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社会重建。这是巩固基层组织、开展社会重建的大胆设想,也是系统实践,是从理论推演出来的工作方法。
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全社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利用一切可靠的民间组织资源,把185个道德模范、经济能人、技术能手、文体协会、红白喜事总管等,培养成为基层组织的重要力量,依托稳定的民间组织基础,依靠民间的力量去组织群众、管理社会。
横向整合农村党建与社区党建、城乡党建和企业党建资源,建立了11个联合党支部,探索了党建工作、社会服务、自治管理“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每年组织500多名县级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回到出生地、成长地、帮扶地,带着“乡情、亲情、友情”下去,参加为期一周的“回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有600多名部门机关干部参加,接访群众3000多人次,走访群众12000多户,发放《惠民政策汇编》1万多册、宣传画2万多份,结对照顾孤寡老人440对,认领留守儿童401名,资助贫困学生450名,为返乡农民工联系就业岗位1100个,为群众代办事项980余件。
试点推行各级领导参加班子、所在支部、居住地党组织“三重组织生活会”制度,让群众和干部面对面地交心、交流。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参加村(社区)民主生活会450多次,接访群众1300多人次,走访群众4200多户,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交通出行难、大病治疗难、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照顾难等问题1245个,化解信访积案310件。
推行五卡管理制,即县级领导“联系卡”:44个县级领导联系群众220户;县级部门“帮扶卡”:1500名部门职工帮扶76个基地村6000户困难户;乡镇、村干部“责任卡”:乡镇、村干部共3000余人联系10000户;技术员“服务卡”:农技、畜牧、林业、烟叶等各类技术服务员400人,结对示范户1000户;群众“明白卡”:帮扶项目户10100户,确保户户有项目,培育了“山羊、土鸡、马铃薯、干果药材、烟叶”五大产业,今年可望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
推行四包责任制,由县级部门组成110个网格责任单位,对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征地拆迁和违法违章建筑户实现四包,即包户解决问题,包户化解矛盾,包户安置到位,包户开展“四城同创”,做到矛盾不化解、问题不解决、安置不到位,责任不解除,帮助县委、县政府用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累计投资8亿多元,短短一年零两个月,彻底整治了城区脏、乱、差等城市管理顽疾,2009年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城市”,2010年成功创新“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借鉴21世纪初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相关理念,我们认为,社会建设是物质与精神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以一种“包容性”的心态来面对。包容的本质就是多元共生与共治,是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与融合,它是一种以价值多元化为根据的智慧的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对于欠发达地区城乡社会建设而言,这种“包容性”治理必不可少,它是多种资源、信息、人员等得以和谐相处的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巫溪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发扬“认穷不认输、落后不落伍”的传统精神,锐意改革、积极创新、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跻身全市前列,市委民意调查位列全市第一,正在探索和实践在边远贫困山区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
与全国许多西部不发达地区一样,巫溪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许多困惑,县委、县政府选择运用“包容性”治理来应对: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打造一个“面向人人”的城市;用参与互动凝聚力量,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听取群众的意见,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用复合社区、营造更多的社会共同空间,降低门坎,公平接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帮助他们实现城市梦想;运用群众的方法管理群众,用榜样来营造民风,尊重习俗和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包容性”组织体系来统筹城乡,以党组织为核心,探究一种“自治、共治、法治”的多元共生的治理模式。我们希望,巫溪在城市化过程中社会治理方面的探索尝试,能够对在重庆乃至全国,类似巫溪这样地处偏僻、经济封闭的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