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时间:2023-11-16

 策划:蔡义鸿 编辑:顾晴 谭少容 设计:李春雪





  城市化网讯 2023年10月1—5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张孝德邀请,赴山西长治调研我国乡村教育试点——关头村南山书院“三亲教育”基地。

  2023年秋季工作坊历时5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社工机构团队等共计50余人参加,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诵读、中国式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乡村教育试点参观、乡村社区秋收活动和秋令营等学习交流活动。刘首文等一行全程参加了秋季工作坊。



  图为10月1日,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乡关头村“南山书院”2023年三亲教育四季工作坊启动仪式上,三亲教育项目发起人张孝德(持话筒者),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右一),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鲍喜堂(右二),北京中康食养医学研究院院长朱春兰(右三)等三农专家、学者交流互动。

  据了解,三亲教育项目于2014年8月,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张孝德发起并启动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方针,立足乡村,迈向未来、传承中国教育智慧,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参加超过8000人次,探索出了一套中国式幼儿、小学教育法。


  北京城市学院 张世霞

  三亲启蒙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三亲教育”),是由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璞育社会工作事务所等机构,于2014年8月共同发起,旨在探索新时代乡村儿童启蒙教育改革的实验项目。


一、三亲教育缘起

  服务于经济的西方工业化知识教育,为中国追赶西方工业化提供了支撑,初步完成了经济立国。去传统、追赶西方和工具化的教育使中华民族面临文明传承的危机,教育从乡村撤走,使乡村文明失魂;教育内容城市化,使乡土文化失传;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使乡村发展缺人。这一切首先危害的是近千万的乡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生活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的无奈与困境。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启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根性教育。为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教研部张孝徳教授联合一批专家教授和校长于2014年8月发起了“三亲教育”项目。该项目致力于让乡村儿童得到成本最低、扎根传统、面向未来的幸福教育,让乡村教育成为乡村文明复兴之魂,让乡村文明复兴获得精气神,让乡村教育成为连接城乡、通向未来之桥,让古老的乡村成为生态、文明、幸福、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二、三亲教育理念

  乡村是儿童身心灵健康成长、幸福教育的乐园;天地是儿童修德开慧的第一老师;德、慧、艺是奠定幸福儿童一生的根性教育。根据这个理念,提出了滋养身心灵全生命整体健康的三个连接的教育,即三亲教育:

  与父母连接:以孝道为根的亲父母教育,培养儿童感恩之心,扎下做人之根;

  与乡土连接:以厚德为本的亲乡土教育,培养儿童仁爱之心,种下爱国种子;

  与自然连接,以开慧为道的亲自然教育,培养儿童好奇之心,激活智慧之源。



  三、三亲教育使命

  让现代教育归根,探索有根的儿童启蒙新教育之道;

  让归根教育回乡,探索面向未来的乡村教育之路;

  让未来教育归本,探索以生命为本的全生命教育之法。

  四、 三亲教育四结合模式

  师教与家教结合:形成“上所施,下所效”的德育环境;

  学校与社区教育结合:形成仁爱礼仪教育的社会氛围;

  课堂与自然教育结合:创造传道授业开慧教育的条件;

  乡村与城市教育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教育创新。



  五、三亲教育六启蒙课程

  根据自然节气,“三亲教育”形成四季教育的六大启蒙课程:

  自然开慧教育、经典诵读教育、行为养正教育、四季农耕教育、心灵手巧教育、礼乐艺养教育。

  六、三亲教育八心法

  三亲教育是主张身心灵一体的教育,是基于心法的全生命教育,其心法包括:

  以善心与儿童相通,以敬语与儿童交流;

  以上行教儿童下效,以母爱陪儿童成长;

  以忌语护儿童心灵,以底线让儿童知礼;

  以不语观儿童自乐,以平等与儿童共进。

  七、三亲教育成果

  三亲教育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通过在山西长治、永济、河南兰考、南阳、山东临沂等试点学校的9年探索,取得预期的成果。

  目前,三亲教育幼儿教育的试点共有9个,小学教育的试点共有5个,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湖北、湖南、福建、北京共9个省市;

  9年来,已形成多所大学教授、专家和中学骨干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和稳定的项目管理团队;

  举办线上线下幼儿师资培训130多期;举办成人生态有机农耕教育培训20多期。线上线下参加师资培训超过14500人次,50多位务工妈妈回村,有的成为老师,有的成为当地一线乡村建设骨干。10多位大学生成为长期坚守乡村的教师,真正落实因人、因地、因时不出村的普惠优质教育。


  年度评审会

  经过9年的实践、探索、研讨,项目组专家、项目团队成员撰写了数十篇学术文章,30万字的文字资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多篇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

  于2018年11月成立的“关头村三亲教育学校”,现已吸引了很多外地家长和老师,建立起了三亲教育社区和三亲生态村。先后有41名来自北京、湖南、广东、四川、山东等外地学生就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张孝德

  山西长治上党区南宋乡关头村是最早实施三亲教育的试点之一,也是三亲教育探索成果最显著的试点。在山西长治上党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于2018年11月成立的“关头村三亲教育学校”,成为全面实验三亲教育理念、落实三亲教育模式的一所学校。现已吸引了众多外地家长和老师,建立起了三亲教育社区。先后有41名来自北京、湖南、广东、四川、山东等外地学生就读。现将初步取得的实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  迈向新时代的三亲教育探索背景

  (一)三亲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做人教育”的改革试验。

  从单纯的做事教育,转向做人教育,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到 2018年5月到北京大学视察的讲话中,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革命提出新理念、新方向和新目标。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做人教育”形象地形容成为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亲教育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理念进行的教育改革试验。

  (二)三亲教育是迈向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试验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着百年以来的大变革、大创新、大变局。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着四大转型:

  一是从服务于工业化时代的“科技人+知识人”教育向服务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生态人+智慧人”教育转变。

  二是从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西化教育向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以中国智慧为根的中国特色教育转变。

  三是从服务于单纯经济增长的急功近利的“做事教育”,向服务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做人教育”转变。

  四是从去乡村化的城市教育向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改革转变。

  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在习近平关于一系列做人教育的思想指导下,三亲教育启动了立足乡村、面向未来的“修德、开慧、学艺”的中国式儿童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春种

  二、三亲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探索出一套“做人教育”的新模式,破解了乡村不能搞教育的误区,为未来乡村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1、三亲教育用事实回答了乡村具有“做人教育”的独特优势,乡村是儿童教育的乐园。

  在整个社会认为乡村不能搞教育、各地拆点并校仍在进行的背景下,关头村的三亲教育学校却吸引了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41名学生,30多位学生家长在关头村租住民居,陪孩子读书,并以“新村民”身份参与三亲幸福社区建设,关头村成为他们稳定的第二故乡。关头村三亲教育的师资从2人增长为8人,其中4人具有本科学历。

  满足“做事教育”的优势不在乡村在城市,这正是今天乡村留不住人、留不住学校的深层原因所在。关头村之所以出现吸引城市人到乡村读书,其原因就在于三亲教育走的一条不同于今天主流教育的做人的教育,才吸引了认同三亲教育的家长来关头村读书。

 2、三亲教育形成一套将“做人教育”融于家庭、生活与劳动的儿童行为养正教法。

  知识教育是在教室就可以完成的“知道”教育,但做人教育仅仅“知道”还不够,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改变和行为养成教育。三亲教育从三个方面所进行做人教育,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家庭教育:三亲教育给孩子回家布置的作业就是帮助父母做家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作业。对学生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长辈的事情抢着做”。三亲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做家务,其乐融融,孝道教育、利他教育、自立教育从此开始养成。

  劳动教育:三亲教育的孩子们早上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从洒扫开始。拿起苕帚、抹布开始打扫从教室到院子、从桌面到桌底的卫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劳动中让学生养成爱集体、爱劳动、爱生活的美德。

  秋收


  耕读教育:三亲教育有供儿童耕读体验的耕读园。让儿童在劳作体验中感受一颗种子的春种夏长秋收的全过程。耕读园不仅是儿童农耕劳动体验的地方,也是儿童进行田间数学、天文地理教育的地方。 

(二) 初步完成了幼儿“三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我国新时代幼儿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1、形成了以六艺课程为内容的幼儿教学体系。项目组从2014年到2017年经过三年时间,完成了幼儿阶段的三亲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三年期间,经过20多次的研讨培训,形成了幼儿六艺教育课程体系:自然开慧教育、经典诵读教育、行为养正教育、四季农耕教育、心灵手巧教育、礼乐艺养教育。

  2、将自然教育与艺养教育结合的自然绘画课程。自然绘画是三亲幼儿教育的独创。在没有干扰下形成的儿童绘画成为了大人看不懂,必须儿童解读才能看懂的画。自然绘画给儿童展现了一个用自己眼睛看多彩世界、用自己心灵感受活力自然、用自己语言表达诗情画意。

  3、形成了三亲教育经典诵读法。按照听读、诵读、领读、指读的次第,使儿童在没有压力下完成了经典教育。三年的幼儿可以轻松地完成了弟子规、千字文经典诵读。认识近2千个汉字,可以达到自我阅读。 

  4、完成集理念、教法、案例为一体的三亲幼儿教育教案和教材体系。按照三亲教育的理念,围绕六艺启蒙课程,目前已完成了55万余字三亲六艺课程系列教材和100多个儿童教育的微案例。

  通过以上的努力,三亲教育孩子的识字量、专注力、定性得到明显提升,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强。因为充分接触自然,运动量远远大于普通学校,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服药率、近视发生率、肥胖率、龋齿发生率接近于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实现了身心灵全生命健康的三亲教育目标。

(三)初步完成了小学“三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小学数学与原文教育获重大突破与创新。

 1、形成了小学五全教育思路。从2018年到目前为止,经过3年的时间,项目组开始了对三亲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按照三亲教育的理念,根据小学生阶段特点,形成了五全教育的思路:

  以经典为主的全文科教育;

  以自然为师的全科学教育;

  以生活为本的全道德教育;

  基于混合班全科老师教育;

  基于身心灵的全生命教育。

 2、完成基于全脑思维的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改革。按照三亲教育的理念,运用右脑的系统整合、想象归纳的思维功能,将按照左脑的逻辑思维构建起来的现代小学教材进行大胆整合改革。形成了一套简单易学、实用乐学、不教自学的小学教学法。在鲍喜堂校长带领的科研团队努力下,开创性地开发了《加法口诀》、《减法口诀》《新四则运算》等学习工具。将小学六年制学完的数学,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可轻松学完。

  3、探索形成学生实用乐学、趣味自学的数学教学法。三亲教育把原来局限在教室的枯燥数学课,变成了开放的生活数学、自然数学、课堂数学、游戏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成了学生实用乐学、趣味自学的数学。此外还按照三亲的心法教育,开展了“老师不讲,学生全会”启发式教学、趣味教学,使学生走向了自学之路。

  4、进行了基于经典的小学语文教育整合改革。按照“系统归类、集中学习、科学高效、终身受益”的课程整合理念,小学的语文学习依然延续幼儿园的经典诵读,但选择的书籍和内容和幼儿园有一个衔接和递进关系,小学经典书籍有:《学庸论语》、《孝悌三百千》、《孟子》、《诗经》、《易经》、《尚书》、《道德经》,之外,还有教育部规定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毛泽东的言志诗词等。小学生们完成了小学课本的诗词、近300首课外扬志诗词、300余个成语的学习。学生们每天下午进行口头作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们非常喜欢写日记,有时一篇日记能写2000余字。

 5、开发了内修心性、外强体魄、刚柔相济的书法与武术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每周有书法和武术课,目前小学生已经学会五步拳、陈氏太极一段、二段,太极二十八式,老架二路、太极扇,还正在进行太极剑的学习。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课程,可以使六年小学教育达到预期目标是:完成近30万字的经典诵读,奠定一生受益的语文基础、历史基础。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六年的小学数学教育。通过等综合教育,使学生完成立志教育,明白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标。通过三年幼儿园和六年小学,完成做人的教育,为下一步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奠定一生的基础。

(四)走出了一条以三亲教育为引擎的“教育兴村、生活富村、生态美村、文化养村”的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人来了,乡村就活了,乡村的振兴就有了希望。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家长来到关头村,使关头村开始走向了一条教育振兴乡村的新路子:

  1、坚定走教育振兴乡村的创新之路。从2018年“关头村三亲教育学校成立”起,三教育团队与关头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制定了关头村乡村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以三亲教育为引擎,探索走出 “教育兴村、生活富村、生态美村、文化强村”乡村振兴新路子。

  2、新村民、新生活带来的富民新产业。新来的村民,为了过上自助有机的健康生活,目前已经带动了四类产业在村里发展:一是来自湖南的家长开办了有机豆腐坊,有机豆浆。二是来自太原的家长开办了有机香菇工作坊、发酵养鸡。三是来自长治市区的家长办起了种养结合有机发酵床养猪场。四是在新村民的带动下,在村里开始了有机农业种植。目前有机的食物开始走上新老村民的餐桌。五是开启了乡土手工工作坊。艾草茶、玉米皮手工编织、社区木工房等手工业开始启动。

  3、开启了新老村民共建零污染生态村。随着新村民对有机健康生活的追求,2021年5月5日在村党支部、村委的领导下,与孝道酵道团队合作,开启了生态零污染乡村的建设。新老村民随手捡垃圾开始成为村里新风气,拒用塑料制品、拒绝过分包装、使用天然洗涤用品、制作酵素等行为,已经开始成为新老村民的有机生活的一部分。按照零污染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在未来一年之内,一个从生产到生活、从家庭到社区的零污染乡村将会成为现实。

  4、发挥文化养村的功能,建设互助、共享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从2018年随着外地新村民的陆续来到关头村,从一开始项目团队与村委都高度重视新老村民的融合与社区共建工作。为了促进新老村民的融合,在村里开启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一是开展了新村民对村里老人进行定点专人的义务关爱活动。给村民免费理发,给村民老人过生日,为老人提供中医理疗等已经常态化。二是三亲社区以志愿者的方式承担了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三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举行全村饺子宴、新老村民晚会、新老村民趣味农家乐运动会等活动。增加了新老村民的感情,使全村像一家人一样互帮互爱。


  2022年丰收节

  三、 三亲教育在教育理论与教法上创新突破

  思路决定出路。三亲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是基于三亲教育理念与理论的创新。

  (一)基于全生命观的做人教育。

  1、“三亲教育”是关爱生命、生命为本的教育。今天主流的生命理论大都是来自西方。目前对生命认识比较片面:一是从物质角度看生命,过度注重物质营养对生命的作用。这种错误认识导致过度营养,成为致病的原因。二是把生命看成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缺乏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关注。在满足竞争性应试、功利性短视教育的作用下,不顾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安排的参加各种补习班,缺乏对生命本身关怀的教育,反而成为对生命损害的教育。 

  指导三亲教育的生命观,是来自中国智慧的生命观,这个生命观就是“身心灵”一体的全生命观。关怀生命,以生命为本,让生命幸福是三亲教育恪守的最高理念与教育目标。 

  2、让生命健康、让生命幸福、让生命觉醒的三亲教育。目前国内做人教育失灵,就是偏离了生命本质。一个不能保证生命健康、让生命幸福、让生命觉醒的教育,一定是偏离了生命本质与目标的教育。三亲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生命观,形成了三亲教育特有的课程体系,即三亲健康有机食养教育、三亲生命幸福理论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生命结合的让生命觉醒、让生命崇高的教育。

  天—灵—神—佛—亲自然—开慧—道

  人—心—气—儒—亲父母—修德—器

  地—身—精—道—亲乡土—学艺—术

   3、遵循全生命规律设计了从幼儿到小学的做人教育。根据《黄帝内经》的生命周期理论,女孩子二七一十四岁、男孩子二八一十六岁的性成熟之前,是对儿童进行做人教育黄金窗口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是否能够完成身心灵全面健康的滋养,是关系孩子一生幸福与健康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第一位的教育,不是把孩子生命当成工具进行做事教育,而是把生命当成目标做好做人教育。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小学之前是做人为主的教育,小学之后才能启动学艺的做事教育。目前中国教育出了诸多问题,恰恰是违背全生命周期规律,在幼儿园、小学就提前启动了做事的教育、危害极大。

  4、三个链接是滋养身心灵健康必须完成的教育。身体健康不是孤立的,是身心灵一体的健康。同样心灵健康也是身心灵一体的健康。在儿童性成熟之前必须完成的三个链接的三亲情教育,是滋养孩子的三大必须品:亲父母养儿童之身,亲乡土养儿童之心,亲自然养儿童之灵。  
 
  (二)基于全脑科学的开慧教育。

  1、当今教育急需从左脑教育向全脑教育转变。人的大脑分左右脑,现代脑科学证明,右脑为先天脑,具有直觉、整体、归纳等思惟的等功能,也可称为智慧脑。左脑为后天脑,具有文字、语言、数学逻辑思维等功能,也可称其为智能脑。对应左右脑的功能,西方文明主要发挥了左脑的潜能,东方文明主要发挥了右脑的潜能。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成为世界主流文明的背景下,目前统治这个世界的教育体系,主要来自基于开发左脑功能的教育。无论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看,还是从世界文明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看,急需从左脑主导的世界教育向以激活右脑为主的全脑教育转变。

  2、三亲教育是激活全脑思惟的开慧教育。儿童在性成熟之前,是以右脑为主来认识世界,之后是左脑的思惟。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西方发达国家禁止在幼儿园进行认字教育、在小学不让进行高难度数学教育的原因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智慧源自右脑潜力。根据这个原理,三亲教育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把激活右脑智慧的教育,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目标。对于左脑功能,严格控制避免提前开发,慎重有序使用,左脑开发教育应在性成熟之后进行。

  二是通过诵读经典的教育激活右脑。用象形文字和充满韵律感、诗意美的中华经典,与右脑思维功能高度匹配。诵读经典不仅不会伤害儿童右脑,反而会激活右脑智慧。

  三是对源于左脑逻辑思维形成小学知识体系,采用了用右脑来学习完成。特别是我们对小学数学教育实验,发现这不仅不会伤害左脑,而且是比左脑更高效率、快乐轻松的学习。这正是三亲教育小学阶段没有作业、不需要有作业的原因所在。

关头村新老村民交流互动


  (三) 基于新儿童观的心法教育。

  打开智慧之门是心,开发知识之路在脑。现有知识教育是喂脑的教育,三亲教育是开慧的教育。三亲教育对全脑思维的开慧教育,是回归心法的全脑思维教育。十九大提出了21世纪是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世纪。打开智慧之门,必须启动源于心法的心脑合一的教育。基于这个原理形成三亲教育的三个儿童观:

  1、儿童的天性是自然的、心灵是圆满的。目前对儿童观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西方的脑法教育。该教育认为儿童的大脑神经是随着年龄成长而成熟,这个过程是人类从动物到人进化的浓缩。在这个时期对儿童教育是从易到难,从动物性到人性的教育。脑法教育沿着1.2.3.4.5.6……的方向推进。三亲教育的儿童观,不排斥这个理论。但这不是儿童思维的全部。从东方心法看儿童,儿童心灵恰恰是最圆满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衰减,沿着10.9.8.7.6……方向衰减。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正是基于心性圆满的儿童观进行的教育。中国古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的是心灵教育。这个时期恰恰是儿童修德开慧教育的黄金时期,是接受圣贤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决定儿童一生的下种扎根教育的春季。在这个时期必须选择最优的种子,种入心田,而不是滞留在阿狗、阿猫的动物世界的教育上。 

  2、儿童心性没有善恶、儿童思维没有难易、儿童感知没有分别儿童心性无善无恶,儿童善恶趋向,取决于儿童置身于什么环境。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三亲儿童行为养正的环境教育。

  儿童思维是感觉思维、儿童记忆是照相机式全息记忆,没有难易之分。根据这个原理,形成了三亲教育的儿童诵读经典法、自然教育法。儿童感知是没有分别,是整体思维。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三亲教育的礼乐教化法、儿童全身心感受认知教学法等。

  3、智慧是知识之母、善德是幸福之源。根据这个原理形成了三亲教育的儿童教育观:即三亲教育是儿童一生有用并可以传承未来的“种因教育”。

  父母之爱,幸福之根

  乡土之情,国家之本

  智慧之用,做人之道

  一生之基,未来之因

   4、三亲老师的八心法教育

  工业化市场竞争时代的管理学都是学习如何管理别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是从内求改变自己开始。《大学》讲的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心法治国理论。掌握三亲教育心法,不是从儿童开始,而是从老师和家长开始。在9年时间中,根据中国古代心法教育经典《礼记》和借鉴国内外心法教育精华,形成了三亲教育的八心法:

  以善心与儿童相通,以敬语与儿童交流。

  以上行教儿童下效,以母爱陪儿童成长。

  以忌语护儿童心灵,以底线让儿童知礼。

  以不语观儿童自乐,以平等让儿童共进。
  放学

  (四)基于天地社亲师的五师教育

  1、三亲教育是以天地为教室、以乡村为体验,五类老师陪伴的教育。三亲教育之所以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最经济的教育,其秘密在于目前体制内的教育是一位老师,一个教室,而三亲启蒙教育是五位老师陪伴的教育:即天地化养、家庭育养、乡土滋养、老师教养。

  2、“三亲教育”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地方在乡村。三亲教育为什么要从乡村开始,因为在乡村可以免费或成本最低的天、地、乡土、家庭等四位老师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迈向新时代的做人教育,是回归乡村的教育,是重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的教育,是让乡村振兴获得灵魂、文化与精神原动力的教育。


  2023年秋季工作坊合影留念

四、 下一步完善关头村三亲教育生态村建设的计划

  (一)办好三亲社区家长学校,完善家校共建的三亲教育模式。家校共建是三亲教育的重要理念。从2021年6月份开始,已经启动了“三亲教育的家长学校”。凡是来关头村三亲教育学校学习的家长,都必须参加完成家长学校为期一年的系统学习。

  (二)继续做好三亲教育四季工作坊的推广工作。在多年的探索中,三亲教育形成一套独特的师资培训法。目前三亲教育已经形成了对外师资培训的“三亲教育四季工作坊”推广培训体系。目前要继续完善线下授课、线上自学、同班研修、耕读自修、观摩体验等多元培训体系。

  (三)依托南山书院,建设好关头村三亲教育耕读教育基地。利用关头村的诸多优势,建设面向社会、常年对外培训的“三亲教育耕读教育基地”。

  (四)探索新老村民共识、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机制。按照三亲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三年内,来关头村读书的外地家长将会达到100到150人。这些新村民的到来,如何解决新老村民共建融合、和谐共处,是未来关头村社区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项目组与村委联合,将启动以村党支部一元化领导为核心、以尊师孝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为本、探索关头村新老村民共识、共建、共享的新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关头村教育振兴乡村的规划,使关头村的乡村振兴改革之路成为上党区乡村振兴的新探索、新亮点、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五)继续推动以三亲教育为龙头的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发展新道路。依托三亲教育带来的新村民资源,未来的关头村将围绕以教育为动力,以有机乡村生活为示范,带动有机农业、有机养殖、有机手工业、耕读教育、乡村游学、乡土艺术、乡村房租业、乡村康养等产业发展,探索教育振兴乡村的新路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王瑾

  三亲教育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社会界的高度评价与赞赏。

  一、“三亲教育”是针对乡村教育缺失,对症下药的优质教育

  2015年8月,在“三亲教育”启动一周年之际,召开了第一期项目专家评审会,众多教育界专家共襄盛会,对“三亲教育”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评价:原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先生表示:

  我对乡村教育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都做得很好:

  第一,农村教育,有村一定要学校,“三亲教育”很好地把学校留在了乡村,留住了乡村的根与魂。

  第二,教育的缺失一定要对症下药,客观理性。“三亲教育”针对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去乡土化”问题,发展乡土教育,展示乡村特色,做得非常好。

  第三,教师的角色,一定是指导者,交流、启发学生自觉引申思考的角色。“三亲”教师“时观而弗语”,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要注意的误区是技术永远不能代替人。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完成好自己的使命。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三亲教育”立足华夏,重视经典传承,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在打太极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评价说:

  “三亲教育”的内涵和体系构建非常完整,“三亲”是三种不同的领域,“三亲教育”把这些完整地整合在一起,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非常符合自然规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理论上的一种新的成长,已经到了很高的阶段了,非常有价值。而且,三亲幼儿园有着完善的理念引导,本质是自上而下自然生长起来的,能做到这些实属不易。

二、“三亲教育”是植根文化深处,面向未来的乡村儿童教育新模式

  2017年7月,多位教育界专家观摩和参与了“三亲教育”师资培训,在观摩过程中,专家纷纷对“三亲教育”的探索和成绩表示赞赏。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念博先生评价道:


  此项目能够解决未来国家儿童教育的问题,贴近中国乡村,乃至城市幼儿启蒙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可推广到全球华人世界。三亲教育的教学方法,能真正开发孩子的智慧,使孩子的身心灵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保护孩子天性,是真正的生态教育,也是投资最小的教育,符合人类文化演化的基本规律,更是推陈出新的方法,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明有效的链接,回归了教育的本源。    

  马来西亚汉学院中文部副校长吴军继先生表示:

  “三亲教育”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传统文化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家长、教师的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从自身体现出来,孩子方能深信之,才能一生学习、践行传统文化。“三亲”教师以身作则,躬身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民日报内参部主编唐旻威先生这样评价:

  “三亲教育”通过传承汲取中国传统经典精髓,以“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为理念,使教育“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科学”,实践成果显著。项目将老师、学生、家长三者融为一体,使幼儿教育,特别是乡村儿童教育,实现了传统文化扎根于乡村的目标和愿景,探索出了符合人道的中国式乡村儿童教育新模式。


  中秋节爱老活动


  《中国教育报》周刊主编齐林泉老师表示:

  华夏三亲启蒙教育是符合时代趋势的,回归传统的、满足时代需要的优质教育。可贵的是,项目不拘泥于传统文化形式,符合“互联网+”的六个特征,更是不脱离时代、适应时代的体现。张孝德老师的立意、起点、深度,既植根深处,又开拓未来。

  三、“三亲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下,回归亲情、自然、乡土的“合势”教育

  2018年,为进一步巩固项目探索成果,实现“三亲教育”的推广与传播,项目二期启动。2019年3月,二期项目专家评审会召开,多位专家就“三亲教育”的探索发表观点和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心萧淑贞教授表示:


  “三亲教育”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教育不是把孩子当作人力资本、当作工具的教育,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立体的人。乡土、情感是现有教育体系并不重视的内容,而恰恰是“三亲教育”的重点,“三亲教育”是孩子道德伦理、生态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更是面向整个乡村的,“三亲教育”让孩子回归亲情、自然和乡土,让乡村更具生机和活力。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汤勇先生评价说:

  “三亲教育”是对自然、对大地的回归,乡村教育最大的使命是让孩子们能够记住自己的根。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才有了自己,才有了国家。“三亲教育”的孩子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涵养,远离喧嚣与浮躁,是一种慢的、宁静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家长被浮躁捆绑的状态就不会影响孩子们。“三亲教育”已形成体系,值得大范围地宣传和推广。

  《中国教师报》周刊主编王占伟先生表示:

  “三亲教育”非常“合势”,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断根的情况下,现在的教育和时代所需要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三亲教育”的探索是一种修复,是时代需要的模版。


  第一,“三亲教育”是一种护根的教育,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于“复”,“复”到位了,“兴”就是自然的结果,每一个生命都来源于自然和天地,“三亲教育”让孩子们每天生活在来源的那个根部,是护根培本的教育。

  第二,发展“三亲教育”,要做到策源,让“三亲”学校成为教育的策源地,让“小手拉大手”,家长的状态就可以随着孩子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三,“三亲教育”反复在克难。留守儿童是教育的难题,“三亲教育”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用爱心、耐心在留守儿童心中筑起了温暖的长城,未来还有能力集中更多的智慧。


  三亲教育项目组 雷霄

  三亲教育项目启动后,年平均在校学生数超过200名,来自北京、广东、江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的家长们不远千里带着孩子到“三亲教育”试点求学。在进行教育探索的过程中,项目组也一直通过反馈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对“三亲教育”的评价,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和每一位“三亲”家长的陪读故事,并及时采纳家长的建议,

一、糠宝妈妈:“三亲教育”让我相信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乐土

  “三亲教育”学校家长(糠宝的母亲):糠宝妈妈去年(2020年)带着不满三岁的孩子来到“三亲教育”关头村试点,一年的“三亲教育”体验让她感触颇多,她这样评价“三亲教育”:

  正如张孝德教授(“三亲教育”发起人之一,中央党校教授)所说,“三亲教育”是救慧命的根性教育,我想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身体,让孩子跟大自然有更好的链接,让孩子的灵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启发。我相信,大自然可以化育孩子,同时也可以化育我。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

  事实上,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可以亲近大自然,可以撒欢奔跑,可以爬树、种菜、摘蘑菇、滑坡、看蜗牛、观察庄稼的生长过程……总之,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是孩子的玩具,让孩子去感知;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是孩子观察的对象,教会孩子成长。

  在来到“三亲教育”试点之前,睡觉对糠宝来说好像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白天不肯睡,晚上也要到十点甚至十一点多才睡,把我们折腾得不行。可到了关头村,从第一天上学开始,他就愿意睡午觉了,晚上也睡得早。来关头村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出现晚睡的情况。甚至一吃完午饭,孩子就说:“要睡觉觉,下午还要读书。”吃完晚饭就说:“要泡脚脚睡觉觉,明天还要读书。”让我省了不少心。

  孩子学校的老师们都很负责、很有爱心,把我们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班主任廉老师,孩子们一见到她就会飞快地跑过去跟她拥抱,那情景无比幸福和温馨。我们家的糠宝也不例外,在家里每天念叨说他喜欢廉老师,放假的时候还要经常去找她,往往老师在哪里他一说就准,跟老师心意相通。后来,他干脆直接叫廉老师妈妈了,在外面碰到廉老师也是跟着她走,怎么都不肯回家,似乎廉老师才是他的亲妈妈。

  不仅孩子,来到这里后,我的心也清静了许多。干农活、打太极,跟家人们唱歌、读书,这些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生活过得惬意自然,完全不焦虑了。有一次跟其他妈妈们交流,她们也是这样。李彬老师说这里是专门治疗家长焦虑症的地方,我觉得一点都没错。
  中医药进校园

  二、承洋妈妈:我终于看见孩子身体的变化,心里非常开心

  三亲教育学校家长(欣欣、承洋的母亲):承洋妈妈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大儿子因为早产,有轻微的身体功能障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自来到“三亲教育”试点,仿佛一切都有了转机。承洋妈妈这样说道:

  我的孩子变化特别大,三年前的时候,我儿子先来到了这里,过了一年多,我的女儿也来到了“三亲”幼儿园,我的女儿和我小姑子家的儿子是同岁,他们也想一起过来,但是当时考虑到我一个人带三个孩子怕顾不过来,于是他们就在县城找了一个很好的幼儿园。但是当时孩子在那个幼儿园总是生病,基本上就是上两天课,在家休息三天,一学期在学校的时间都不够两个月。因为一个班有三四十个孩子,孩子稍微有点不舒服,老师就建议孩子在家,怕传染给其他孩子。每次我们视频的时候,小侄子看到我和姐姐,他就会哭,想过来一起读书。后来小侄子也一起到了“三亲”幼儿园,现在状态特别好。有的时候我会问小侄子,“要不你跟妈妈在县城读书吧,这样可以每天守着妈妈”,但是孩子是不愿意回去上学的。

  小姑子的公公是镇上的小学校长,最初他对孩子来村里上“三亲”学校是不赞同的。直到孩子来了一年之后,他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也认可了经典诵读,而且支持孩子在“三亲”读书。

  我真的很有福气,一下子三个孩子都在这边,非常感恩“三亲教育”。其实这也是我的大儿子,带给我们的福气,如果不是大儿子,其他两个孩子包括我都不可能来不到这里。大儿子以前体弱多病,被群体孤立。来到这里他身体上的变化真的让我非常感恩这个地方。以前孩子在家非常容易生病,但是这两年来基本上没有生病过,最多是很轻微的感冒,很快就康复了。

  我的三个孩子都特别的健康,所以我们真的特别有福气,感恩“三亲教育”的各位老师。


  2023年国庆节包饺子

  三、昊昊妈妈:在关头村“三亲”社区,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亲教育学校家长(昊昊的母亲):昊昊妈妈带着孩子从城市幼儿园转学到关头三亲教育学校,孩子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孩子以前在城市的幼儿园,上了一年幼儿小班,孩子一点也不开心,每天都会问我明天放不放假,可不可以不去学校。我也有点发愁,我姐姐知道“三亲教育”,就建议我过来看看。在我和孩子爸爸第一次来到关头村试点的时候,当时就决定陪孩子来这里读书。第二天我们就到了关头村,今年是第三年。

  记得刚来“三亲”学校前两个月,孩子还是不进教室,不排队,不参加集体活动。当时老师跟他说话,他会点头和摇头,但是他还是排斥教室。大概一个多月之后,孩子就会小声地跟老师去说话,慢慢地会笑了。现在孩子已经特别融入这个集体了,特别皮实可爱。现在我根本不用管他,他自己就可以在村里串门。

  今年暑期的时候,孩子也是非常积极的,在全村老人的关注下表演现场烙煎饼,整个过程赢得了周围长辈的赞叹,我能感受到孩子在享受这样的过程,同时,也觉得能与孩子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非常感恩。

  孩子的变化挺大,我们大人也有变化。我们大人以前不知道怎么去想这个问题,没办法觉知到自己哪里出问题了。到了关头村之后,就觉得这儿特别亲近,大家来到这里,就像一家人,都没有什么虚伪和比较,无论想做什么,都可以直接说。我比较大大咧咧,不会勾心斗角,我觉得这里比较适合我,回家一趟也是很快就回来了。

  放假的时候,我们大部分家长都和孩子在村里,一起生活学习。我现在基本上也把家搬过来了,先生也肯定了这里,同意把家搬来,先生现在和我一起在村里做发酵床养殖。我现在还是“三亲”社区的理发师,针对村里的老人,也会上门服务。我觉得这也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多做一点事情,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活。在这里,觉得哪哪都挺舒服的。疫情我们在村里也没有感觉到很压抑,很紧张,感觉很快就过去了。这个地方的空间让人感觉到特别舒服。我和先生也在不断学习成长,两人之间互相鼓励督促,不断在一言一行上下功夫。


  自然教育课

四、金恩爸爸:从自己做起,与孩子一起浸润在经典之中

  三亲教育学校家长(金哲、金恩的父亲):金恩父母之前是做企业的。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每天都跑业务,很少有时间在家里吃饭,有了孩子之后,认为不能把做生意吃回扣,吃喝应酬、打麻将这些教给孩子们,于是夫妻俩开始四处为孩子寻找理想中的学校,后来挑选了三亲教育学校。金恩爸爸这样评价三亲教育:

  很多东西不体验是不行的,体验了才知道好与坏。我们之前也听过一段时间的美国的网上的在家教育,这在全世界都承认的。然后我发现,在不受束缚之后,教育选择之路会更宽。我现在想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孩子好的前程。其实在孩子儿童成长的时期,能一直吃到有机食物,生长在这种乡土环境之中,他的身体就一定会好,就凭他身体好,这一点我们就赚到了,我还担心什么呢?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当他15岁以后能明理了,那时再来学习知识类的内容也是来得及的。我从现在的很多家长身上发现,大家都非常关注教育,看得很重,当然这个是对的。但是有一点我跟大家不一样,就是我不寄厚望于孩子,这样会造成压力。我会让孩子真正地放松,自己不要拘谨,也不要寄厚望于孩子。最主要的就是修己达人。父母要做到前面。

  来到“三亲”社区以后,我就觉得妻子炒菜都比以前炒得好吃,我想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平常在一起,互相地去交流,在交流之中潜移默化地就感受到了做菜的一些点,自然而然地厨艺就提升了。来到这里以后,大家互相帮忙,我们家可能是最快适应社区生活的。今年(2021年)我们应该是最早来的,三月份全家就来了。我在农村也生活过,从各个方面我都觉得自己赚到了。但说到底,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以后,最后还是得落实到修身,落实到圣贤经典上。跟任何人有问题,其实就是自己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脾气还没有修好,这些感触都是在来到“三亲”社区后慢慢领悟的。



  编后语 当我编辑整理完成这个专题,回想起国庆节期间在关头村的几天日子,我与上述各位家长的感受是一样的。在关头村我感受最深的一个细节就是所有的小朋友遇到我们都会大声亲切地问候:“爷爷好!”最后我想用一张抓拍的照片做为本专题的结尾——在关头村这里可以快乐、健康、自信地成长!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4-27 19:55